当前位置:百微书院>玄幻魔法>福运医妃旺夫命,王爷越宠江山越稳> 第201章 热闹的沈家晚餐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1章 热闹的沈家晚餐(1 / 1)

inf

据沈冬素所知,宜州没有大士族,也不算富饶之地,所以当初皇上将宜州封给凌墨萧,皇后等人才没有反对。

没想到阴差阳错,因为没有大士族的肘掣,现在凌王府的那些产业才会发展的这般顺利。想想若有一个士族从中搅和,修路说占了他家的土,不让修。

挖渠沾了他家的田,不让挖。作坊跟他家的生意有冲突,总找人闹事,生意岂能做的这么顺利?

等太子党发现凌王的生意在宜州做的风生水起,想派人捣乱的时候,已经晚了。特别是卢家倒台之后,太子的人看不上海商。

而沈冬素先一步和姜家合作,占据了海上贸易的主动权,等太子发现自己的钱袋子瘪了,想进军海商的时候,连汤都喝不上了。

沈冬素对目前凌王府产业的发展很满意,给刘管家下达接下来三年的目标,第一重要的依旧是修路。

要想富,先修路。

这句话给记得牢牢的!当道路修到每个镇、每个村的时候,宜州也就变成真正的富饶之城了。

这年前陆路运输有限,主要还是走水路,宜州有河可通运河,但码头极小,过往船只也少。

不光要修路还要修河道,前期投资不要怕浪费钱,这是利于地方发展的大事。

再则就是,别跟内地的商行抢生意,这样很容易让太子党抓到把柄,挑拨商行团结跟凌王做对。

反正咱们有海船,主要就是做海外的生意,然后就是做精品,赚长安富人的钱,不抢占普通市场。

甚至还要扶持本地商人,商品走出宜州,扩大市场。

然后就是对于底层百姓,凌王没有调整税收的权力,但有基建的权力,为百姓修渠、建水车,教百姓育苗法,多养耕牛租借给百姓等等。

这些有利于农事的,都可助百姓。现在的凌王跟以前不一样了,以前要韬光养晦,默默无闻。

但现在,反正不管凌王做什么太子党都会揪着不放,不如大大方方地把自己的封地建设富裕起来。

除此之外,利民政策搞起来,因地制宜,结合乡镇的特色,有水的养鱼,有山的种茶,女子多的建纺织作坊。

太过贫穷的乡村,由王府提供鸡、鸭、猪等家禽的小崽,给百姓养,到时候王府再统一收购……

还有就是像医馆、小学堂、孤寡堂这些事关民生的,要多建……

若说刘管家来之前想的是跟凌王妃汇报一下生意的事,但现在,他则是正襟危坐,认真咛听,还拿纸笔快速记着。

再看凌王妃,他竟然看到几分王爷影子。

眼前的凌王妃哪里还有一点农女的模样,对于政事侃侃而谈,且了如指掌的样子,简直就是一个久经权势的上位者。

若说王爷娶王妃时,他们这些王府老人觉得,王爷是不想被皇后拿捏婚事,另外信了慧空大师的话,认为王妃的命格会旺他。

那么此刻,刘管家才知道王爷是多么的目光如炬,凌王妃就是一块伪装成石头的美玉,只要稍加雕琢,便是世间最耀眼的珍宝。

沈冬素说起来地方发展就停不下来,没办法啊,这些东西根本不需要怎么想,前世随便看一下新闻时政,看一下种花家的发展历程。

就知道对于这样贫穷的乡村,怎么发展才是最有利的。她随便挑几点说一说,对于刘管家来说,便如获至宝。

直说的月见送了两回茶,天都黑透了,她才停下笑道“今天就先到这里吧!该吃晚饭了,刘叔吃完再回王府。”

刘管家意犹未尽,同时后悔没把主薄带来,王妃说的每一个字他都觉得很重要,可惜自己没记全。

他知道王妃这次回家不会久留,且人家要陪家人过年,他也不能天天来问东问西讨人嫌。

沈爷爷很敬重刘管家,拉刘管家坐上席,刘管家不敢,说王妃在,哪能他坐上席!

本来沈家吃饭是不分席的,但因人多,便男女分了席。

沈冬素看了一眼,瞬间被男客那一桌的一人吸引住目光,一身泛着流光的亮紫色棉衣,不看头的话,这身衣裳是真心不错。

这种面料是去年长安流行的,不过是女子做衣裙,她是头一回见男子做成棉袄穿。

抬头一看,果然是山山表弟。他头上带插了一根雕花的银发钗,这种精致的男式发钗,都是那些风流浪子戴的。

这家伙不知是长期在酒坊的原因还是别的,脸和脖子都红红的,眼睛亮亮的,还没开席,已经微醺。

他以前就爱穿颜色鲜艳的衣裳,现在也没变。难道就没人提醒他一下,这个颜色是女装吗?

她忍笑喊了声山山,山山忙站起来拱手行礼,一时慌的不知该唤王妃还是表姐,就唤了一声“王妃表姐有礼了。”

把一屋子的人都给逗笑了,大麦笑道“你王妃表姐带了不少新料子,你可以求表姐赏你几身颜色更鲜艳的!”

大麦指指他身上的紫色“这样鲜的颜色,我都不好意思穿。”

山山一点也没有不好意思,笑道“我脸生的不好看,穿寒酸了别人都不瞧我。穿成这样,走哪人家都看我!”

大莲咯咯笑道“人家看是衣裳。”

山山骄傲地道“那也是看我的衣裳!”

大家又笑了起来,二姨母也不觉得儿子这样是啥丢脸行为,同样笑的骄傲。

两桌上的火锅雾气熏熏,厚厚的门帘子把屋外的风雪隔绝,屋里欢声笑语,这一刻,沈冬素终于有了过年回家的感觉。

她肩膀上的掌印早就消失了,不知为何,此时此刻却觉得那掌印的地方,暖暖的,麻麻的。

小冬素,如果你九泉之下有灵,那就看一眼,你的亲人过的都很好呢!

她无意间与沈父的目光相触,沈父满眼慈爱,但立即就低下了头。

沈冬素心一酸,明白原因,现在,沈父一定在想他真正的女儿吧!

小冬素活着的时候,他们的日子那么苦,那孩子一天福也没享到,就那么可怜地离开了。

沈冬素朝他微微一笑,沈父不再躲闪,也朝她一笑。

男客桌上数沈爷爷最开心,笑的声音最大,一直给刘管家挟菜碰杯。出门在外人家都喊他沈老太爷,可他一点都没有老太爷的架子。

藕塘的活天天干,每天都精神奕奕的处理村里的事,好像做个村官,沈爷爷就已经很满意了。

仲阳过了年又要参加童生试,正和莫修谨低头说着考试的事。小虎全程低头猛吃,他被沈爷爷拿鞭子抽着去学堂。

不过参加童生试最少还要三年,现在小虎也明白读书才是最好的出路,不再吵着不读书跟沈爷爷养鱼了。

女客这边同样欢声笑语不断,蒋氏非常难得地没有阴阳怪气,还给沈冬素挟菜。大家都好奇地问长安和扬州的事。

沈冬素只挑景色和食物,还有民众都知道的八卦说一说,至于皇家的那些事,说了只会让家人担心,他们也不懂,她自然不说。

也就是所谓的报喜不报忧,皇上总是赏赐她东西的事,她开心地说。至于皇后恨不得她死,太子干的那些糊涂事,她自然是只字不提。

但很快她就发现,只要她一说到皇上,满屋的人都安静下来,连菜也不敢夹了。好像只是听到皇上这个词,敢干别的就是大不敬一样。

小虎一无所知,还在低头吃,被沈爷爷一巴掌拍后脑勺。

小满嘴里的丸子嚼一半,不敢嚼了,腮帮子圆滚滚的,眼睛瞪的大大的,真像一只可爱的小仓鼠。

沈冬素失笑,看来皇家的事也不能聊,她便聊自己治理瘟疫的事。

这下子话匣子打开了,大家说起宜州城也有瘟疫,庆幸的是光州早早封了城,谁也不让进出,没传过来。

又说她让人送回家的特效药,被沈爷爷当宝贝收起来,还有人想来偷呢,被林钟抓住……

吃到一半,沈冬素还是觉得少了点啥,以前家里每回吃好吃的,都有啥事来着?

然后她就听到小黑狗的叫声,仲阳习惯地端起一碗肉出门。

对了,想起来了,是青牛那家伙。每次大房吃好吃的,他闻着香味寻来,然后拿家里的新闻换肉吃。

沈冬素觉得自己有点小变态,她竟然,还挺想听二房的新闻的……

很快仲阳回来,这小子好像猜到她的心声一样,先来女客这一桌笑说

“青牛奶奶和他娘又打起来,二叔进县城买货,买了几块江南的布料,就够裁一身新衣,她俩挣起来了。”

蒋氏高傲地撇撇嘴“为一块衣料子打架,也就他家干得出来这事。我家的衣料子多的都没地方搁。”

沈冬素本来挺想八卦的,不知为何,她突然就想到昨天见的冬月,二房一家子,好像真的把她遗忘了。

不过能跟这样的家人割裂,对沈冬月来说,还是好事。

说了二房的事,沈冬素又想到另一个奇葩亲戚,笑问一句“舅舅一家怎么样了?”

三个姨母加蒋氏,全是一噎,蒋氏刚刚还在嘲讽二叔家,现在却笑不出来了。

还是二姨母反应快,干笑道“他家更热闹,你舅舅和郑氏闹和离呢,也不知离没离,我们都没打听。”

沈冬素挑挑眉,往男客桌看一眼莫修谨,这家伙离开前说,绝对不会让舅舅有机会拿她的名头惹事生非。

也不知他到底做了什么,她也没问。现在看来,挺有用。

舅舅一家子自己的家事都处理不好,哪有心思到外面以凌王妃舅舅的名义干坏事。

在光州时县太爷宴请,都没请舅舅,看来大家都心知肚明,这个舅舅和二叔一样,别想沾凌王妃的光。

这顿晚饭吃了一个多时辰,大家还舍不得散,反正风雪大,都不指望回家了,全部留宿沈家。

撤了席沈爷爷说喝奶茶,又上几桌茶点,接着吃喝聊天。

小满最先顶不住,靠在大莲身上打瞌睡,大莲却托着腮帮子听的津津有味,因为冬素正在说长安贵族成亲的事。

凡是小姑娘最喜欢听的就是婚嫁的事,自己也不好意思开口打听,只听大人聊就很高兴了。

可是见小满要睡了,她很乖巧地带小满先去睡觉,今晚她和大姨母小满一起睡小满的房间。

二姨母去厨房帮忙烧洗漱用的水,虽然有冬素的婢女在忙,但大家都觉得不好意思,冬素的婢女也是客人啊。

哪有一家子暖暖和和地烤火吃点心,让人家在厨房干活的。

熬到茶点也喝了两轮,大家终于熬不住,沈爷爷才不舍地散了席。人越老,就越喜聚不喜散。

好像看到一大家子济济一堂,就有力量一样。这一散,就忍不住想,下一次人这么齐,不知又到什么时候了。

沈冬素邀请大麦和她一起睡,本来以为要聊的话都说尽了,可两个女孩一缩到被窝里,立即又有说不完的悄悄话。

沈冬素笑问她和甲十八的事,大麦开始很害羞,埋怨仲阳是个大嘴巴,这事也告诉她。

但很快她就把自己的计划都告诉冬素,说甲十八离走时跟她约好了,等从滇州回来就上门提亲。

大姨母已经在给她备嫁妆了,甲十八可是有官身的,她的嫁妆不能薄了。

又说她想学火锅店开分店,已经在教学徒了,这一点沈冬素很支持,忙将做招牌开分店的商业套路告诉她。

两姐妹在被窝里直聊到子时,连月见都忍不住提醒“王妃和余姑娘还是早点睡,明天早起再聊。”

屋外雪已经停了,万籁俱静,冬素搂着大麦姐的胳膊,进入梦想。

直到意识模糊前,她才想到凌墨萧,自己在这里全家团聚,暖和又温馨,也不知他在边关的情况如何?

也就想了那么几秒钟,她就睡沉了。

可怜凌墨萧在幽州的风雪夜里,正在看第一百遍沈冬素的来信,这封信还是三个月前的!

没良心的小丫头,可有回到光州?连个平安信都不给他报。

翌日清晨,沈冬素是被动物的叫声给吵醒的。不是院子里传来的,是后墙根。

鸡、鸭、鹅、猪、羊狗的声音,交织在一起,组成农家交响乐。

身边的大麦姐早就悄悄起床去厨房了,她披上大衣裳好奇地到外间推开后窗看,果然后墙根挤满了取暖的牲口。

inf。inf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