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2章 沈冬素去禁区(1 / 1)

inf

魏院正只觉冷汗直流,是顺着皇上的话请旨到疫区看诊病人?还是坚持留在太医院?

只犹豫了一息功夫,他就有了选择,什么都比不上命重要啊!

所以他跪下道“凌王妃所言极是,只有到疫区看诊病人,才能真正知晓瘟疫的情况,才能对症下药。”

“只是臣老眼昏花,连看病例都是拖着病体勉强在看,实在无法为朝廷效力。”

“不如皇上派些年轻身体强壮的太医前去。我身后这位许太医,年轻有为,想必愿意担此大任。”

许元青对魏院正推他出头之事,丝毫没有怀疑,这些老顽固老腐朽。

帮宫里娘娘害人的本事极好,但要让他们不顾危险去疫区,怕是去了也不中用。

许元青一撩衣摆,跪下道“臣许元青,愿意去北区看诊病人。还请皇上准许。”

沈冬素对事情发展成这样,有些始料未及,她若不去,只怕一会事情就会传遍太医院。

凌王妃自己沽名钓誉,却拿许太医的命不当命。

他们可是太医,专为皇亲贵胄看病的,何时去看过那些低贱的贫民?

所以沈冬素上前一步道“父皇,儿臣愿意和许太医一起,去北区看诊病人,找到治瘟疫的方子。”

凌墨萧急道“父皇,王妃初来太医院,还不知朝廷治理瘟疫的流程。”

“请先让她熟悉一下流程,再将这防疫十禁写详细一些。”

“有许太医去北区就够了。”

皇上也不想沈冬素去,那个活字印刷还未大规模开展,还需要凌王妃指点技术。

她这一去,便是没有感染,一时半会也回不了东区。

万一感染了瘟病,又没有特效药,那才叫追悔莫急。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皇后的声音“皇上,凌王妃既然一心要解朝廷之危。”

“您若阻止,岂不是辜负了凌王妃的一片苦心?”

“这瘟病太医院束手无策,凌王妃却很快写出防疫十禁,可见对治理瘟疫是有心得的。”

“皇上不久前还对臣妾说,天下百姓都是您的子民,那战场百姓的儿孙去得,皇室宗亲自然也去得。”

“现在这情况不也一样吗?那疫区太医去得,为何凌王妃去不得?”

“更何况这去疫区看诊,还是凌王妃提出来的。难道凌王妃是贪生怕死之辈,故意让太医去送死?”

皇后的声音很大,让远处的太医们都听的一清二楚。

听她这话,明显是之前她请求不让要陈星矅去幽州,而皇上拒绝。

现在就拿同样的话来怼皇上,同时也给凌王挖了个坑,若皇上和凌王坚决不让沈冬素去。

经由太医院把话传出去,不光她的名声臭了,凌王的名声也会受损。

此时,看着恰巧出现的皇后,沈冬素虽然没自大到自己是主角,但还是忍不住想,怎么这事就是皇后早早挖好的坑啊?

不可能啊!这可是瘟疫,她乃大夏皇后,怎么会故意在长安城撒布瘟疫?

就为引她入坑?除非皇后脑子有坑!是个正常人就干不出这样的事来!

但皇后出现的也太巧合了,只能说明太医院有皇后的眼线。

如此,那就别怪她把大家都拖下水。

沈冬素当场跪下请求道“父皇,儿臣是真心为解长安瘟疫,还请父皇准许儿臣前往疫区。”

说完,她转头看一眼凌墨萧,用眼神告诉他,自己要去!并且,不用担心,她能护好自己。

皇后笑道“凌王妃真是一心为民啊!若你真能解了瘟疫之祸,可是能名垂青史的!”

沈冬素接着道“但儿臣觉得,太医院这么多太医,都留在宫中看案例,对治瘟疫实在没什么用处。”

“不如让几个德高望重的太医留守,其他太医都去疫区,诊治病人。”

她特地加重‘德高望重’几个字,看这些太医还好不好意思找理由不去!

皇上还没说话,皇后先道“皇上,臣妾天一冷就会犯头疾,那治头风的几个太医,不能派去。”

她这么一说,即把自己的人留了下来,又支持了沈冬素的话。

顿时太医们都紧张起来,看那几个治头风的太医,目光都变了。

其实皇后并非支持沈冬素,她对平民百姓的命不当回事,对太医的命也不当回事。

她只想尽快把沈冬素送到疫区,不光是为了把沈冬素背后的大族引出来,她还看凌王怎么发疯!

太子如今被皇上委以重任,而凌王却为王妃在那发疯发颠,两相对比,不管是官员还是百姓,都会认识到,凌王根本不堪大用!

更重要的是……皇后温柔地看向皇上,只是那眼眸沉处闪过的一丝杀意,无法察觉。

她要屠龙,之前的毒没有用,那皇上若感染瘟疫而死呢?

而这瘟疫还是凌王妃传给皇上的呢?

皇后只觉自己聪明绝顶,下了一盘大棋,把所有人当成棋子耍的团团转,她在背后看好戏。

她甚至觉得凌王没死在光州也挺好,正好回到长安做她儿子的磨刀石。

大殿沉静了片刻,皇上直视沈冬素,从她的眼中看到自信和决心。

这才道“好!凌王妃亲赴疫区诊治病人,朕准了!”

“另外,太医院调出一半太医,随凌王妃同去。”

“这人选嘛,魏院正,由你来决定人选。给你一个时辰拟定,明早这些人就归凌王妃差遣!”

当天夜里,沈冬素和凌王宿在宫中,两人一夜没睡。等魏院正指派好人选之后,离早朝还不到一个时辰。

沈冬素得趁这个时间好好跟凌墨萧商议一下,她信任自己的直觉,所以哪怕再觉得不可能。

还是将对皇后的猜想告诉了凌墨萧“我仔细想了想,你说不知道那闽州的人是怎么到长安的?”

“如果走陆路,肯定会留下踪迹,既然你的人一点踪迹都没查到。有没有可能,他们是走水路?”

“先从闽州坐海船到江南,再转运河到长安码头。”

“卢家可是有贩奴船的,若是卢家帮皇后,送几个闽州的病人到长安,确实能不留下一痕迹。”

有那么一瞬间,沈冬素觉得凌墨萧脸上闪着跟她一样的疑惑,皇后是图啥啊?

这世上的人,聪明人不可怕,因为聪明人不会干蠢事。

蠢货也不可怕,因为你知道他会干蠢事,提前防备着就行了。

就怕那种,有点小聪明,却很爱自作聪明,净干一些让人防不胜防的蠢事。

很明显,皇后就是这样的。有士族做她的后盾,有太子这个储君,她总觉得,就算把天捅个窟窿,也能补好。

沈冬素很认真地问凌墨萧“虽然现在还只是咱俩在这猜测,万一我猜的是真的。”

“你说皇后是为了对付你,还是为了对付我?才干出这样的事来?”

凌墨萧一声轻叹,握着她的手道

“很明显,她现在觉得,咱俩夫妻一体,不管是对付哪一个,另一个也会一并拖下水。”

沈冬素不禁反应了过来“她支持我去疫区,是想看你会有什么过激反应吗?”

忙道“王爷,请你相信我,我真的能保护好自己!并且,我一定会找出治瘟疫的药方。”

“你要做的,就是支持我!你千万别来疫区找我,皇后若此以为理由,不许你进皇城。”

“那就麻烦了!”

凌墨萧点头“你放心,我不会中她的计的。同样,你也别轻信她的话。”

“我会保护好自己和父皇,你只管治理瘟病,其他的事,都不用多想。”

这一刻,沈冬素觉得两人不再是合作伙伴,不是契约夫妻,而是,真正的,患难与共的夫妻。

她很是贪恋凌墨萧这一刻的温柔和信任,主动圈上他的腰,将头靠在他的怀里。

听着他的心跳声,轻声道“王爷,我们会闯过这一关的。”

凌墨萧低头,吻了吻她的额头“我相信你的医术,也请你相信,我会保护好你的安全。”

很快,到了上朝的时辰,这一次,没有鲜香的羊肉面吃,只有朱公公送来半温的燕窝粥。

早朝上,皇上会宣布凌王妃率领太医们,去北区看患有瘟病的病人,以便找出治瘟疫的药方。

同时,在没有特效药之前,凌王妃和众太医们,不得离开北区。

全城依旧禁止百姓出入,但东区没有染病的人,在太医看诊之后,可凭皇上手谕,走东城门出长安城。

当天,几乎整个东区的士族和勋贵,都请旨让家眷离城,家主和官员自然是不能离开的。

同时,沈冬素带着三十二个太医,和几十车药材,还有皇上派的一千禁军。

另外还有月见和甲四,一起前往北区。

此时,北区已经划分了一片封禁区,凡是感染的病人,和疑似感染的病人,统统被关进去。

因为还没有特效药,这些人说是进封禁区医治,其实就是进去等死。

每天前门进去的人,和后门禁军拉出的尸体一样多。

据沈冬素所知,很多瘟疫其实是没有特效药的,而治理的办法就是,将病人圈禁,等着染病的病人死绝。

少则死一个镇、一个县,多则是死几个城的人。

像闽州、滇州、岭南这些烟瘴之地,更是瘟疫时常爆发,一爆发就封了关道。

朝廷给些物资,然后就是听天由命,等着瘟病自己消失。

也就是等着染病的人死绝……

听其实很残忍,但在这个时代,在这个人命如草芥的时代,普通人活着,就是这么艰难。

沈冬素在进入北禁区之前,她觉得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将这三十二个太医的心态安抚好。

因为在他们看来,他们就是被魏院正放弃,是皇上和皇后博弈的牺牲品。

是凌王妃自做主张,沽名钓誉,拉过来的陪葬品。

这可是北区啊!别说是太医,就是更低等的军医,甚至普通的民间大夫,更甚者是兽医,都不会来北区的!

就像之前凌王妃说的,在农家,一般人家都认识几味草药,有个头痛脑热,自己去山林里找药配了喝。

北区又称贱民区,更是如此。小病就自己找药配了喝,大病嘛,等死而已。

连一日三餐都吃不上的地方,哪里有闲钱请医抓药?

这时,沈冬素亲自给他们发口罩,教他们怎么戴。又一人发一份防疫十禁,严肃地道

“我知道你们已经心灰意冷,觉得来北区就是来送死的!”

“但我要告诉你们的是,本王妃不是来找死的!更不会死前要拉着你们这些太医一起死。”

“本王妃是认认真真来解决问题,以身犯险来找出治瘟病的特效药!”

“请你们放正心态,若我们成功治好了瘟病,便是大功一件,可名垂千古,青史留名的大功!”

“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你们都比我有经验,我需要你们的帮助,现在,我们是一条船上的伙伴。”

“请你们相信我,或者说试着相信我一下。我并非是沽名钓誉,为求贤名不管不顾的。”

“大家看一下这防疫十禁,我们自己一定要做到位,在北区,这口罩不可离开口鼻。”

“看诊了病人之后,一定要用醋水洗手。”

“现在,离北区还有半个时辰,大家有问题可以问我。我们一起商讨。”

众太医依旧死气沉沉,不过还是认真看那防疫十禁,见一直没人说话。

许元青带头提问“王妃,这大青根水是我们喝,还是所有百姓一起喝?”

沈冬素忙道“是了,这一点我竟然忘了说,到了北区,先支药棚施药。”

“由禁军维持队伍,不管是禁区百姓,还是没有染病的百姓,都必须每天喝这大青根水。”

“许大人,请您立即跟太医院联络,多备一些大青根。”

她又让月见跟凌王联络,在城外多买一些大青根,让全城百姓都喝起这药茶来。

还没到禁区,只是到了北区,那空气立即就变了,虽然一场大雪,让空气变得干燥一些。

可空气中还是有臭味传来,天气阴冷,整个北区都像被乌云笼罩着一样,空气都是昏沉的。

路上根本见不到百姓,便是偶尔看到屋下有一两个百姓出现,也是一脸悲伤。

inf。inf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