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9章 沈家村的变化(1 / 1)

inf

沈冬素知道今夜凌墨萧的心情很不好受,回京之后将要面对的是黑暗森林,替身部下的死讯、百姓的议论,对过去的回忆。

一切的一切,让他的精神陷入紧崩之中,她想着就让他抱一会,等他情绪好点,再滚到床角睡去。

结果没想到,这人抱着自己,像哄孩子一样,一便便地轻抚自己的背,然后,沈冬素就被哄得双下眼皮直打架。

不能睡,不能比他先睡着啊,悄悄抬头看一眼,他眼睛闭上了呢,慢慢往里滚……

结果还没滚出他的长臂,人又被拉回怀中,她耳边传来低沉磁性的声音

“乖,别动。”

沈冬素只觉耳朵痒痒的厉害,那股痒意从耳朵传到四肢,又回到心脏处。

凌王殿下,你到底什么时候能恢复正常?

咱们是签了合同的员工关系啊!

沈冬素觉得他抚自己背的手指,隔着衣物像点火一般,所到之处,燃得肌肤酥酥麻麻。

耳边的呼吸声时轻时重,男人身体的炽热将她包围,她好像快要沉溺在这片温暖之中……

不能再感受下去,求你赶紧睡着吧!

否则,否则她要舍不得滚开了。

抱着千回百转的念头,她最终……比凌墨萧先睡着了。

她一睡着,凌墨萧就抽出被她枕麻的手臂,在黑夜里,用指腹轻揉地在她脸上移动。

从额头到眉毛,再到鼻梁、脸颊,最后落到双唇处,轻轻地、柔柔地,摩擦着。

俯身,一个轻柔的吻落在那双唇上。

接着他腾的一下坐下,小心地给沈冬素盖好被子,自己则去榻上睡。

小丫头今天太乖了,乖的他,害怕把持不住……

这边沈冬素一行即将到达京城,远在光州的沈家庄,沈家人正在热火朝天的夏耘。

沈爷爷的鱼塘鱼未长大、藕才落芽,但鸭蛋已经能捡了。

每天天不亮,养鸭人就沿着塘边的草丛捡鸭蛋,必须早点捡,晚了就有一些贪吃贪玩的顽童。

溜到塘边偷鸭蛋,他打又不能打,撵又撵不过,除了放小黑狗追,再认清是哪家的孩子,找他父母骂一顿,是真没办法了。

沈家的鸭子吃的好,杂草杂鱼还有红薯皮、米汤水,下的蛋极大,全是红心蛋。

沈爷爷一开始卖给收鸭蛋的,结果发现赚的钱太少,还不够买鸭食。

便自己做咸鸭蛋给大姨母和二姨母的食肆带卖,当鸭蛋多咸鸭蛋囤了几十坛子之后,沈爷爷在饭桌上剥着咸鸭蛋犯难。

鸭子太能产蛋,咸鸭蛋卖便宜了不划算,卖贵了小县城根本没那么大客源。

难道要找贾厨子,弄到火锅酒楼卖?

这点小事,他实在不想让凌府的人参与。

就在这时,放假回家的仲阳取出一物,神秘地笑道

“爷爷是不是在为鸭蛋犯愁?”

“姐姐早就料到会有这一天,特地留了一个锦囊,有妙计安鸭蛋!”

沈爷爷蒲扇似的大手正要往他头上乎,又怕把正在读书的孙子乎傻了,改为拍肩膀

“有妙计不早点拿出来!愁死老子了!”

沈爷爷一把夺过锦囊,又讪讪地递给仲阳

“念,欺负爷爷不识字是不是?”

仲阳老老实实地念

“松花蛋,火碱、盐、石灰和水成泥裹鸭蛋收坛腌制,二十天蛋成……”

“松花蛋可做凉拌、煮粥、做上汤吊菜蔬……”

当仲阳将满满三页,皮蛋制作流程和菜谱念完,沈爷爷当即丢下筷子,拉仲阳离席

“别吃了,走,赶紧腌蛋。”

蒋氏在饭桌上诧异道

“爹咋就这么信冬素的话?啥松花蛋,还拿石灰腌,听都没听说过。”

沈父摸摸自己的义肢,他已经戴习惯了,现在走路就差不能跑、不能跳,正常走路一点也看不出来。

笑道“冬素弄出啥也不稀罕。你别管,就等着二十天后吃松花蛋。”

蒋氏撇撇嘴“我才没精神管鸭蛋呢,米粉作坊我都管不过来。”

“你知道陈家偷学咱家米粉的事吧?那就是一家子蠢货,现在被江南那边的商人学去了。”

“人家那里的米好啊,比咱们光州的米好水也好,做出来的水粉香滑香滑的。”

“听说连开了几家米坊作坊,沿河都卖到京城去了。”

“这本应该是咱家独门生意的,气死我了。”

沈父劝她“当初冬素就说了,这米粉独门生意做不长,做法太简单,那些商人多精,卖一下工人,吃几次就学会了。”

“冬素劝你把生意做大,早点占领市场,你又怕东怕西不情愿。”

“现在人家学去就学去,反正江南的米粉也卖不到光州来。”

蒋氏后悔地道

“我那时又不知道她能当王妃!咱们家即没个官,又没个大商户,我哪管去开大作坊。”

“这丫头什么都瞒着我,连当王妃这么大的事,但凡早点给我透个口风,我也能早点准备……”

她还没抱怨完,就被林松打断

“娘,妹妹现在是王妃,家里常有外人走动,要注意语气。”

“若是传出咱家人对王妃不敬,外人也会看不起妹妹的。”

蒋氏以前最怕丈夫,自从她管着工坊的几十人,手里要钱有钱,要人有人,她对丈夫再也不唯唯诺诺。

现在要骇的人就是林钟了,儿子以后可是要做官的。

她赶紧笑道

“娘怎么会对王妃不敬!这不是自家人关门说几句悄声话嘛。好了,以后娘不说了。”

林钟转移话题问沈父

“我听大鱼说,县太爷请爹去县里,教木匠做水车,还要在县里住几天是吗?”

沈父笑道“是呢,住所贾师父安排的,是说王妃在城里置的宅子,之前你二姨母也留宿过。”

“呵呵,本来爹担心跟县太爷这样的官员往来,一个不妥当,给王妃惹麻烦。”

“是刘管家说,只管去,等水车推广开来,全县用上,也是替王妃挣贤名。”

“还有大鱼那孩子,跟着我没日没夜地干了这么久,也该见见世面。”

“农村的木匠没前程,但县太爷说,这水车要是推广开来,能给大鱼挣个有品阶的工部小吏。大小算个官,爹这才没推辞。”

蒋氏闻言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娘家侄子上进,她面上也有光啊!

沈林钟笑道“这事爹该去,爹也别担心,您可是王妃的父亲,县太爷还来过咱家喝喜酒。”

“只是教些木活而已,能有啥不妥当的。”

如今的沈家可谓是全县的名人之家,沈家村也成了全县一景。

夏初的藕塘,四处栽的花草,阔气的棉工坊和米粉作坊,沿河一排的水车……

四处望去,皆是风景。

谁能想到,去年这个时节,沈家还穷得一天两餐薄粥,整个村子连条通往镇子的大路都没有。

而现在,因为沈冬素带起来的,整个沈家村一半人家都盖起了砖瓦房,沿河建新家,老村成了大仓库。

这有人欢喜自然就有人忧。

二房虽然也沾了一些光,可一想到若没大房分家,若没有将病重的沈爷爷丢到大房。

现在朱氏就是村长夫人,王妃的祖母。

王金花就是全村除了蒋氏,最傲气的女人。

两人是真的悔青了肠子啊,特别是王金花。

想到那次她流产,人家冬素好心上门,她还在骂冬素扫把星。

若是那一次她放软身段,跟冬素和好,是不是也能穿金戴银,住着砖瓦房,也买两个婢女伺候呢?

每每看到蒋氏,王金花就懊悔不已。

偏偏沈大志被沈爷爷打怕了,一点野心也不敢有。

本来还想借由王妃二叔的名义,跟往来的商贾合作,现在他是连屁都不敢放。

朱氏和王金花这对婆媳,有一个非常好的共同点,那就是,从不在自己身上找问题。

一生气一后悔,就把问题找到对方身上。

都怪婆婆要分家,都怪婆婆心狠不管公公……

都怪媳妇怂恿仗着大肚子,让她把老大一家赶到牛棚……

然后两人就开始干仗,全村人都跟着沈家大房,风风火火地朝好日子迈进,只有二房不时传来吵哭喊的声音。

再有就是冯文生的母亲肖氏,自从她在小木屋里找不到沈冬月,怎么也打听不到她人去了哪,她气得快要疯了。

她当然打听不到,全村人谁会得罪沈村长,将沈冬月的下落告诉这个疯婆子啊!

肖氏确实离疯不远了,她眼红沈家的飞黄腾达,恨沈冬素高嫁。

在她看来,沈冬素和沈冬月这两姐妹,就该一辈子嫁不出去,卖到窑子里做娼,才算对得起她儿子。

她找不到沈冬月,便将怒火宣泄到二房一家子头上。

往二房大门上泼过粪,朱氏找上门,往朱氏头上倒夜壶。

王金花找上门,拿粪舀子往王金花身上呼,边呼边骂

“老娼妇教出来的小娼妇,还我儿子来!”

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肖氏现在什么都不怕。

要不是担心六年后儿子回来没了家,她都想冲到二房去,把这一家子给砍了,好给儿子报仇。

除了这两家,还有一家子也是悔青的肠子,并且,每天家里上演的大戏,比沈家二房好看多了。

那就是舅舅蒋德运一家,蒋德运先有了‘秀才的舅舅’这个名号,转头又有了‘王妃的舅舅’这个贵称。

这要是京城,他都能算皇亲国戚!

在这小县城,连县太爷见了他都得弯腰行礼!

可惜,这一切都被他给搞砸了,几个姐姐都不认他,外甥外甥女被他得罪光了。

先卖阿沅,又要卖冬素,这样的舅舅,谁敢认?

林钟抹不开面子,不知道拿这个舅舅怎么办,莫修谨说他来想办法。

之后莫修谨随沈冬素去京城,沈林钟还担心,修谨这一走,舅舅的事怎么办呢?

娘亲舅大,只要他不是犯了王法,外甥就不能不认舅。

他真干点啥,沈林钟真不好出面处理。

不过很快沈林钟就知道莫修谨留了什么后手,他竟然查到县尉跟舅母郑氏有苟且。

悄悄让人将证据送到蒋德运面前,得,从此蒋德运家就开始上演大戏了。

被郑家打压多年,跟上门女婿差不多的蒋德运,还是不敢休妻,能想到报复的方法就是,娶二房!

就在这个时候,他认识了一个温柔似水的魏姓女,不管郑氏怎么闹,儿女怎么劝,他硬是把人娶回来了。

可娶进门就不同了,这魏氏在他面前温柔似水,在郑氏面前却是寸步不让,又会哭,又会告状。

郑氏成天像一只发疯的母老虎,欺负可怜的小白兔一样。

蒋德运恨恨地道,总有一天要休了郑氏,把魏氏扶正。

这下可彻底惹毛了郑氏,把娘家人都叫来,蒋德运也没瞒着,把她跟县尉干的丑事说了。

从此,蒋德运家的大戏街巷邻居都看花眼了,连戏班子在这一片都卖不出去票。

看戏班子唱假戏,哪有看蒋家真戏来得过瘾。

蒋德运别说出去仗着王妃舅舅的名义干坏事,连出家门都难。

而且罗家派人跟他联络,都被甲十八给拦截了。

沈林钟这才知道自己担心的太多余了,有凌府的人盯着,怎么可能允许蒋德运给王妃抹黑!

光州可是凌王的封地,外人想利用蒋德运、沈大志之流为难王妃,也是极难的。

被肖氏一直找寻的沈冬月,先在蒋氏的米粉作坊干活,蒋氏见她一改往年的惰性,手脚勤快,人也安分守己。

也愿跟她说两句话,沈冬月晚上被肖氏闹的实在没办法,便将这事告诉了蒋氏。

蒋氏就悄悄地让二姨母带她到了县城,在二姨母的食肆中干活。

她改头换面,算是如了愿,彻底到了一个谁也不认识她的地方。

只有丁启知道她的过往,可丁启是苦命出身,自家姐姐遭遇的情况,跟沈冬月也差不多。

他岂会看不起沈冬月?反而很可怜她。

这时沈冬素一行终于顺利进京城了,进京城的第一天夜,他们宿在一处偏僻的民宅里。

凌墨萧便道

“我准备送信到光州,你也封平安信吧!”

沈冬素铺纸提笔,哪里是写平安信,简直是有说不完的话要倾诉于纸上。

从沈爷爷问到小满,全家老小,一个人也没落下。

除了给沈家人的,还给贾大厨,说一说夏季菜单的事。

又跟刘管家说一说葡萄园种植,和棉纺织作坊的发展方向,还有叮嘱山山多备些高度酒。

香水可以多做一些了,才到京城一天,她就看出来了,有再多的香水,在这个繁华奢靡的大都市,也能高价卖出去。

inf。inf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