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玄幻魔法>人在隋唐:从合成词条开始无敌> 第387章 杜如晦是状元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7章 杜如晦是状元(1 / 1)

第387章 杜如晦是状元

这段时间,大兴城内的参举学子,全都翘首以盼,他们很想知道,最终谁能够留下,谁能够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不过,在朝廷没有公布消息之前,他们也无从知晓。

他们只能安静的等待着,所以这些天,大兴城倒是显得格外的热闹。

毕竟,最后用不了几天,一切都将尘埃落定,到时候大家将各自散去,回到家乡,也是准备下一次的科举。

虽然现在,朝廷还没有给出确定的的信息,下一次科举,将会在何时举行,但多准备一会,总不是坏事。

反正考试已经结束了,大家全部放宽心来,在城中游览。

皆是显得格外快活。

就这样,时间过去飞快,转眼便过去了数日。

虽然没有谁确定,什么时候才会公布最终结果,但每天来大夏书店的人,依旧数之不尽,比起平时要多得多。

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第一时间看到大夏报上公布的信息,才能知道,自己是否榜上有名。

终于在这一天。

一名书生踏入大夏书店之中,他只是随意往旁边瞥了一眼,便是发现,这大夏报和先前那份大夏报有所不同。

这似乎是刚印刷出来的全新版本。

当书生意识到这一点后,脸上顿时浮现出惊喜之色。

虽然他并未参加到最终的科举中,但是作为一名读书人,他同样很想知道,有哪些人被朝廷给留下了。

同时,他也会以这些人为榜样,日后更加努力,尽量提升自己。

未来的大夏,还会举办科举,那时候,如果他也能成为大夏朝堂的一员,那才是令人期待的事情。

这名书生没有任何犹豫,他直接拿起一份大夏报,简单扫了一眼。

虽然上面不只是公布了名单,还有其他的信息,但此刻他关注的,显然是与科举相关的事。

如今大夏书店内,人实在是太多了。自然是不方便查看,他直接拿着手中这份大夏报,把钱付了,才到外面翻看了起来。

原本还在排队的那些读书人,当他们看见这名书生,拿着一份大夏报走出,脸上顿时浮现出意外之色。

他们也意识到发生什么了,此刻距离正式科举结束,也过去了整整五天,这五天时间,确实该有个结果了。

有人急切地问道:

“这位兄台,你拿的莫非是最新的大夏报吗?这大夏报上,可有科举的内容?”

这名书生看了一眼,倒是没有藏着掖着,他简单的说道:

“不错,这份大夏报应该就是刚印刷出来的。大夏报上面已经公布了正式科举的入选名单。

话说回来,这榜单上的前三名,乃是状元,榜眼,探花。

当今的状元乃是这位杜如晦杜兄,也不知道,这杜兄是何等人才,竟然如此出众,能够在这么多大才中取得第一名。”

听到这句话,旁边的人立刻发出惊呼,说道:

“我知道这杜如晦,上次的大夏报 不也公布了名单吗?

此人就在第一位,说明他的成绩应该也是第一名,想不到两次科举,他都能高居榜首,足以证明他的实力,确实堪称恐怖。

日后这杜兄,定然能够飞黄腾达,成为大夏的中流砥柱,着实令人羡慕啊。”

虽然每一个能够榜上有名的存在,都是极其厉害的人物,但此刻这些旁观者,最关心的,自然是排在第一位的杜如晦。

尤其是,杜如晦两次成绩十分稳定,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够超越他。

这样的人才,定然能够获得大王的看重,日后前途不可限量。

虽然以后的事情,无人能够预料,但众人相信,大王唯才是举,绝对不会让这样的人才埋没。

同时在队伍之中,也有人听到这个名字,脸上露出惊喜之色,说道:

“想不到杜兄竟然成了状元,这可真是天大的好消息。看来我也不必在这排队了,先将此事回去,告诉杜兄才是。”

而围观众人听得此言,也是惊讶不已,看见刚才说话的那名书生,已经跑了起来,他们面面相觑。

短暂犹豫之后,忽然有人说道:

“那可是我大夏第一位状元,意义非凡,我的岂能错过?不如一起去瞻仰一番。”

就这样,几名书生连忙跟了上去,想要看看杜如晦何等模样,才能有如此才华。

既然有人带头,又有不少书生跑了起来,想要跟着去凑热闹。

虽然看到杜如晦,没什么好处,但见识见识这位大夏状元,也不是坏事。

——

杜如晦正在一处酒楼之中。

他并没有太过关心最终的结果,因为他对自己的实力有自信,这场考试他的发挥并不差,再怎么样也能在榜单之上。

虽然他并没有觉得,自己一样能够独占鳌头,但只要能够通过科举,能够成为大夏的一员,那就足够了。

他相信以后,他会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才华,得到樊虎的看重。

至于此刻,不管再怎么着急,再怎么担心,也无济于事。

毕竟消息尚未公布,他们的想法,根本无济于事,也改变不了结果。

既然如此,那倒不如安心一些,等到结果公布,一切自然顺理成章。

当然了,每个人的想法各不相同,杜如晦也不可能强迫其他人。他的表现还是十分惬意的,那就是享受生活。

毕竟,等到入仕为官之后,恐怕就没有这么清闲了。

到时候,他要做的事情有很多,想要实现自己的抱负,也绝对不能怠慢。

等到大夏统一之后,他们要做更多的事情,要让这天下恢复正轨,让百姓过上安定的生活,能够吃饱穿暖。

其实,从樊虎如今的举措就能看出,这位大夏至尊有意推行改革,他并不想遵守之前的那些陈规陋习。

这和杜如晦的想法不谋而合,他也觉得,这天下要改变的东西有很多。大概也只有樊虎,才能让他实现自己的志向。

然而就在此刻,外面忽然传来的响动,瞬间惊醒了杜如晦。他有些疑惑的向外看去,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紧接着,他看见密密麻麻的人群,朝着他这个方向奔跑而来。

杜如晦顿时露出错愕的表情。

杜如晦有点懵逼,他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人群却显然是朝着他赶了过来。

不过,以杜如晦的性格,自然不会被轻易吓住,他缓缓站起身,与众人对视着,正当他思索,究竟发生何事的时候。

那人群为首者,连忙开口说道:

“如晦兄,真是恭喜你了,此番科举,你高中状元,实在是可喜可贺,我等是来给你贺喜了。”

听得此言,原本有些意外的杜如晦,终于反应过来。他缓了一会儿,有些不太确定的说道:

“阁下的意思是杜某考中了。”

刚才说话之人,笃定的点了点头,说道:

“不错,方才大夏报上,已经公布了最终的名单。如晦兄非但是考中了,而且还是第一名,乃是朝廷认证的状元。

如此殊荣实在令人震撼。相信以如晦兄的才学,日后一定能够名留青史。”

旁边的人,也是跟着附和道:

“没错,此番足有上万人参加科举,而如晦兄却能够有这样的表现,足以证明,其实力独占鳌头,无人能及。

我等能和如晦兄在一场科举,也是一桩幸事。”

众人连忙跟着点头,那叫一个激动。

虽然有些人并没有考中,但是看到杜如晦,也是忍不住惊叹。

杜如晦才华如此出众,两次考中第一名,他的水平毋庸置疑。

没有任何人能够否定。

沉默了一会儿,杜如晦也接受了这个现实。

虽然他相信自己的实力一定能够考中,他也做足了准备,但他真的没有想到,自己竟然能够成为状元。

这真是一个惊喜。

不过,面对众人的恭贺,杜如晦并没有膨胀,他深吸一口气,对着众人拱手说道:

“诸位好意,杜某在此多谢了。”

刚才带头那人,则是笑了笑说道:

“杜兄,何必如此客气?

如今名单已经公布,或许不久之后,诸位便要前往面见大王。成为大夏的官员,治理一方,能够实现自己心中壮志。”

杜如晦心中微动,这无疑也是他期待的结局。

他希望自己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虽然这件事,并没有那么简单,但是不管前方有任何疑难,他都不会轻易放弃。

他一定会竭尽全力,实现自己的理想。

就这样,杜如晦再度对众人说道:

“诸位也都是当今天下大才,不管此番是否考中,日后一定能够高中榜上。

到时候,大家一起为大夏齐心协力,建立一个朗朗盛世。”

毫无疑问,杜如晦的慷慨之言,引起众人欢呼。

毕竟现在的杜如晦,可不是普通读书人,他考中状元,那他的地位,就比普通读书人更高。

虽然现在,他并没有获得任何明确的官职,但他所说的话,却无人能够忽视。

旁边众人听得此言,也是面露惊讶之色,他们看向杜如晦,无法想象此人竟然是新科状元,真令人惊叹。

虽然此间有不少读书人,但也有路过商贾,他们连忙跑上前来凑热闹,口中也是说道:

“想不到今日竟然能够和状元郎在同一家酒楼吃饭,实在是我等的福气。”

又有人鼓起勇气,问道:

“不知状元郎可曾娶妻?”

听得杜如晦嘴角微抽,连忙表明态度,他早就已经成婚了。

众人一阵可惜。

对于这些商贾来说,虽然现在他们并未参加科举,但是他们希望,能够沾一沾喜气,日后家人也能出现这等才子。

那就太好了。

一时间,整个酒楼之中,满是对杜如晦的恭喜。

同样的,如今大兴城各地,都已经得到消息。此番科举的名单已经公布,谁也不敢掉以轻心。

他们的内心是那么急切,那么迫不及待,他们都想看看,自己是否在榜上。

有人成功,有人失败,这是不可避免的现实,世界上没有完全圆满的结局。

那些不在名单之上,被淘汰的读书人,虽然有些无奈,但大多数都已经接受现实。

说到底,还是他们技不如人。

毕竟朝廷已经给出了明确的要求,而且有大王坐镇,绝对不会出现舞弊的现象。可以说,大家都是依靠自己的实力。

只不过,他们比不过其他人,也就只能被排除在外了。

如果说,他们的能力足够出众,那就绝对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正如杜如晦一样,他在第一次初选,就能名列第一,而这次正式科举,他一样能够傲视群雄,这就是人家的水准。

至于排在杜如晦后面的那几位,他们心中或许稍有不服。

但是此刻,也不敢表现出来。

他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到他们成为大夏的官员,能够展现出自己的能力,将杜如晦比下去,那才是实力的体现。

否则的话,他们说再多也无济于事,毕竟这次科举,他们就是输给了杜如晦。

整个大兴城,都因此而变得热闹起来,无数人心生期待。

有商贾,有官员,有读书人,还有普通百姓,他们都在议论纷纷。

如今的大夏书店,可以说是真的人满为患了。每天都数不清多少人,来此购买一份大夏报,同样也有人来买纸书。

因为科举的出现,让读书人的地位大大增加。很多人都意识到,成为读书人,可以改变他们的命运。

如果抓住这个机会,或许他们的家族,都能因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虽然说,樊虎还提供了其他的道路给他们,但毫无疑问,读书人是最直接的选择。

毕竟,如果想要走工匠这条路的话,樊虎并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标准,他们也不知道,要如何才算是成功。

对此,樊虎并没有着急干涉。

他相信,随着科举影响的扩大,这些知识的不断传播,总会有人走向另一条道路。

虽然当官,是绝大多数人的想法,但是并非所有人只贪图眼前的利益,同样会有人想要用自己的力量,推动世界的发展。

或许这条路并不简单,但是如果不去尝试,如何知道是否能够成功呢?

不管众人的想法如何,科举是已经结束了,名单公布之后,一切尘埃落定,谁也无法改变。

这些读书人,将来到一方新天地,接受新的挑战。

到时候他们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当真令人期待。毕竟科举成绩,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人的真实能力。

或许他们在官场上,会有更好的发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