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玄幻魔法>人在隋唐:从合成词条开始无敌> 第381章 杜如晦的完美答卷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1章 杜如晦的完美答卷(1 / 1)

第381章 杜如晦的完美答卷

眼前这份答卷,樊虎一路看下来,竟是有种惊艳的感觉。

除了数学部分满分,连比较主观的典籍策论,也写的十分精彩,方才众考官阅卷下来,分数给得极高。

樊虎仔细看去,策论写得格外精彩,亦是符合樊虎推行的新政。

那些考官不敢太过逾越,这才扣了些分。但此刻,樊虎却觉得,哪怕给他满分也不为过。

“好好好,此人有状元之才啊!”

到最后,樊虎不由得发出一声惊叹,这样的水准,可谓是文理双全。

这群考生中,恐怕没有人比他更出众了。如果接下来的正式科举,他也能有这样的发挥,拿状元可谓是十拿九稳。

魏征和房玄龄也是接连发出赞叹,虽然前来大兴城参加科举的人很多,但是能力如此出众,那也是相当罕见。

此人能够把这份考卷,答得如此完美,意味着,这并不是他的极限。只是因为这份答卷,只有这么多分。

未来的事情,樊虎无法预料,但他心中竟是格外的笃定。这份答卷的主人,一定是一个人才。

想到这里,他有些迫不及待,便是查看起答卷上的署名。

不看不要紧,等那个名字落入樊虎眼中,他不由得面露惊奇之色。

这个名字,他当然不会陌生。

因为这就是李世民麾下重臣,与房玄龄齐名的杜如晦。

樊虎对杜如晦,可谓是闻名已久。

但他并没有去主动寻找杜如晦。如果杜如晦当真愿意为他效力,自然会找上门来。

只是樊虎不曾料到,杜如晦竟然参加了此次科举。

这当然是一件好事。

杜如晦的能力毋庸置疑,他能够将这份答卷写的如此完美,其水准已经可见一斑。

在这上万考生之中,也是独占鳌头的存在,念及此处,樊虎颔首笑道:

“看来我大夏,又要多一员重臣了。如今我大夏人才济济,相信不久之后,便能达到远超大隋的兴盛了。”

虽然樊虎起兵,让大隋陷入穷途末路,击破了杨广的幻梦。

但他仍旧不可否认隋朝的强盛,如果隋朝的二代君王不是杨广,或许也能传承个两三百年,成为一代盛世王朝。

但是,这些事情如何能够预料呢?

樊虎能做的,也就是着眼于眼前,按部就班,把自己的事做好。

其他的废话,樊虎没有多说,但是他的言语,已经表明了态度。

樊虎对杜如晦很看重。

紧接着,樊虎又说道:

“这份答卷在本王看来,并没有什么问题,就不必拘泥于小节,扣这些无关紧要分了,暂且将之定为满分。

其他若有高分者,也可拿来让本王审查。像这种人才,就要让天下人知晓,如今我大夏求贤若渴。”

魏征和房玄龄连忙拱手称是。

杜如晦的答卷,让众人惊叹不已,但惊叹过后,还是要重新恢复工作。

毕竟这上万份考卷,想要全部改完,可不是一件小工程,大家都全力以赴,加班加点,想要尽快将最终的名单整理出来。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又过去了两天。

这几天来,众考官基本上吃喝拉撒,都在院子中。累了就找个地方随便躺会儿,醒了仍旧是要继续批改答卷。

经过他们这整整五天的努力,这些答卷,已经全部改完了。

而最终的名单,也准备就绪。

魏征和房玄龄,拿着名单来到樊虎面前,拱手说道:

“启禀大王,这便是最终留下的名录,能够参加科举的,尚有两千三百四十二人,淘汰了一万余人。”

樊虎随手把名单接过手中,简单扫了一眼,除了一个杜如晦有些眼熟之外,剩下的人都很陌生。

但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天下人才何其之多。真正能够名留青史的,也只是少数。

更别说,樊虎能够记住名字的,更是人才中的人才,恐怕寻常人等,就算留在史册中,樊虎也没有任何印象。

毕竟他熟悉的是演义,不可能将史书全部牢记于心。

报名前来参加科举的,足足有一万三千多人,这个人数可以说是非常多了,如今留下来的,却只有两千多人。

要知道,这只是预考而已,便是一下淘汰了六分之五,甚至是更多。

虽然有些严厉了,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樊虎宁愿严苛一些,他也不想让有的人来浑水摸鱼,滥竽充数。

这样选拔出来的人才,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毕竟他的要求,其实并不算太高。只要能够达到六十分,这个最基本的及格分数线,就能参加下一轮的正式科举。

但这么多人没有通过,只能说明,他们的能力不够,这其中有不少人,在典籍策论上,表现还是很不错的。

但是,他们在数学上,简直是一塌糊涂,可以说是毫无准备。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的能力并不差,天赋也不容小觑。

可樊虎在很久之前,就已经将科举的规则公之于众。这些人却一点准备都没有,这代表了什么?

要么是他们不认同樊虎的新政,要么,他们就是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腐儒。将这样的人排除在外,并没有任何问题。

反正,樊虎可不想把这些人留在身边,给自己没事找事。

樊虎在科举之中,增加了数学这一项,就是为了让更多人引起重视。

不管他们是想要当官,还是想要怎么样,数学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只有打好基础,日后大夏才能沿着这条路,不断向前,发展出更多先进的技术。

如果说连根基都没有打好,想要更进一步,无疑是痴心妄想。

此刻,送到樊虎手中的名单,肯定是经过魏征和房玄龄多次审查的。

樊虎也没有耽搁,他点了点头,对二人说道:

“那就将这个名单公布出去吧,增加一份大夏报特刊。

就刊印这些名字,尽快发布,也免得这些书生朝思暮想,浪费精力。”

听得此言,魏征和房玄龄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几天他们很辛苦,但是相信那些书生,前来参加科举的人,只会比他们更纠结。

他们不知道自己分数如何,是否能够获得科举的资格,想必抓耳挠腮,心痒难耐,这都只是寻常。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