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玄幻魔法>人在隋唐:从合成词条开始无敌> 第369章 杨广的奇思妙想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9章 杨广的奇思妙想(1 / 1)

第369章 杨广的奇思妙想

此刻在江南之地,杨广除了大兴土木,修建宫殿,其实也没有放松对北方的关注。

他知道,樊虎是不可能善罢甘休的,终有一日会大军南下。

到时候,这场战斗胜负难料,如果他再输了的话,将会走投无路,彻底陷入绝境之中,这是杨广绝对无法接受的结局。

所以他总要挣扎一番。

而樊虎要科举取士,招纳贤才的消息,也是送到了杨广面前。

杨广看着面前这份奏报,脸上露出讶异之色,冷声说道:

“这反贼当真狂妄,以为自己占据了半壁江山,就能横扫天下了吗?

此刻便想用科举取士,他真以为这一切都在他掌控之中吗?

未免太可笑了吧。”

杨广自然心中不爽,因为在他看来,北方的疆域,原本都是他的。那些人才原本也该为他所用。

但现在,却要为樊虎效力,增强大夏的国力,到时候,他面对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

可是杨广根本无可奈何,对于北方的局势,他完全无法干涉。

如果他胆敢轻举妄动,想要兴兵北伐,很有可能樊虎就不会再拖延了,而是一鼓作气,大军南下。

到时候,他凭什么与大夏对抗?

回想先前的每一场战斗,杨广莫名有些绝望,樊虎的实力实在是太强大了。

他聚集了如此之多的大军,甚至李元霸和宇文成都都在战场之上,却依旧无法将樊虎击败,取得胜利。

结果是那么的绝望,令人不寒而栗。

看着面前这份情报,杨广陷入思索之中,忽然间,他脑海中涌现出一个想法。

既然大夏可以用科举取士,那他为何不可,毕竟他才是天下正统,他是大隋天子。

他需要更多人才辅佐,才能增强大隋的国力,才能与大夏抗衡,想明白这一点,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

杨广心中有了决断,他开始蠢蠢欲动。

他可不甘心,什么事情都让樊虎捡了便宜。最起码在他心中,还有一线野望,他希望能让大隋能够重振旗鼓。

起兵北伐,恢复被反贼侵占的江山。

哪怕这一战,并没有这么简单的,如果不去尝试,谁又知道是否能够成功呢?

不过,想要科举取士,这件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虽然他之前开设过武举,但武举只是针对于那些武夫,和世家大族并没有什么关系,但科举取士就不一样了。

读书人是世家的根基,也是他们赖以传承的决定性力量。

如果杨广想要举办科举,就必须先通过这一关,否则说什么都无济于事。

但杨广并没有顾虑这么多,现在大隋不同于往日,他还能怕了这些世家大族不成?

现在他手中有兵,不管是宇文成都还是李元霸,都是无敌猛将,只要不遇上樊虎,他们的战力都足以威震四方。

所以,杨广有足够的底气,去实施这个计划,只是在心中斟酌了一番,杨广就已经做出决定。

他立刻下令召集群臣,要好好商议一下,如何进行此事。

同时,杨广还看到了情报之中,说到的大夏报以及纸书等等消息。

如果可以的话,大隋自然也要拥有。

杨广没有耽搁,他直接下达了命令,召集群臣进宫议事。

他自然也想要证明,自己不弱于樊虎,他才是这天下的真命天子,只不过被樊虎这贼子给窃取罢了。

很快,群臣聚集在大殿之中,如今的这座大殿,比起之前无疑是繁华许多,看着是金碧辉煌,富丽堂皇的模样。

众人被突然召集,在此难免有些疑惑,他们不解的看着杨广,似乎想要从他口中得到答案。

只见杨广脸上露出笑容,镇定自若的说道:

“诸位爱卿,朕今日召集你们,正是有一件要事商议。”

宇文化及表现得颇为配合,当即拱手说道:

“不知陛下有何吩咐?”

杨广朗声说道:

“如今我大隋北方,为反贼占据,朕身为大隋天子,自然不能放任不理,必须整顿兵马,北伐中原,恢复大隋疆域。

但是想要成就此事,自然不能大意,需要更多良才辅佐,方能成就功业。”

等杨广说到这里,在场众人面面相觑,显得有些疑惑,总觉得杨广接下来的想法有些不对劲。

但此刻,杨广尚未开口,他们也不能确定,便是耐着性子,仔细听下去。

很快,杨广终于说到正题,他从容不迫,自信满满的说道:

“是以,朕打算在江南之地开设科举,以科举制法招贤纳士,让我大隋良才,皆为朕所用。

如此一来,我大隋人才济济,自然会越发昌盛,总有一日能够北上讨伐反贼,恢复大隋往日昌盛。”

听到这里,原本还算淡然的众人,顿时面露愕然之色,他们万万没想到,杨广竟然会有这样的想法。

科举制度,无疑是个好制度,

但要看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用。如今的大隋,似乎并不适合这个制度。

如果杨广想要不分门第,不分等级的招贤纳士,那世家大族又该如何自处?

大隋和大夏可不一样,毕竟大夏是使用武力征服了大隋,也征服了各地。

那些世家大族,纵然心有不甘,他们也不敢和大夏对抗。

因为他们知道,凭他们的力量,根本不可能是樊虎的对手。如果他们想不开,那他们注定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樊虎可不会手下留情。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世家只能臣服,只能接受这个现实,哪怕樊虎开设科举,他们也只能老老实实配合,而不是出言反对。

但是大隋不一样。

如今的江南之地,依旧是世家横行,这些世家势力,肯定不会看着杨广将科举制度推行下去。

这个制度,对于世家大族来说,影响实在太大了。除非说,这个制度只限制于世家大族中,倒是无关紧要。

搞来搞去,都是世家分蛋糕。

但是这样做,却违背了杨广的初衷,并不能将那些寒门子弟选拔出来。

杨广说完之后,他也意识到不对劲,因为这大殿之中,竟然是诡异的沉默,在场众人低着头一言不发,好像在思索着什么。

这种感觉,让杨广颇为难受,他皱起眉头,沉声说道:

“反贼都能进行科举取士,难道朕就不能这样做吗?你们到底想要做什么?”

面对杨广的质问,众人面面相觑,终于有一名大臣拱手说道:

“启禀陛下,微臣以为此事不妥,还需要谨慎商议,再做决断。”

以杨广的性格,自然是听不得众人在这里指指点点。

他才是现在的大隋天子,他身为一国之君,难道连这点权力都没有了吗?

这无疑是杨广最难以接受的事情,他的脸色瞬间变得冰冷,他看像刚才说话的那个大臣,冷声说道:

“到底朕是天子,还是你们是天子?此事对我大隋益处颇多,你们却在这里推三阻四,未免太不把朕放在眼里了吧。”

群臣哑口无言,杨广是天子没错,但他此举未免太过狂妄,也太过自以为是了。

可以说,整个大隋,世家的影响力当真不容小觑。

虽然说世家无法直接推翻杨广,但是,他们却能让杨广的政令,难以推行下去,这才是重中之重。

到时候,杨广就算执掌大权,也会处处受到掣肘。

犹豫再三,又有一名大臣开口劝说道:

“启禀陛下,如今江南之地世家横行,这些世家大族影响力,甚至比关陇世家和五姓七望更加惊人。

如今陛下身处江南,若是得罪了这些人,未必是什么好事。”

既然杨广如此头铁,那他们也不藏着掖着,便是直接将这件事情翻了出来,具体如何选择,还是要看杨广自己。

但是,他们作为大隋臣子,此刻自然是希望,局势能够稳定下去。要是江南发生动乱,他们也讨不到什么好处。

然而,当杨广听到这番话,却是嘴角微微抽动,他显得很愤怒。

他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身为一国天子,却连这种事情都无法做出决断?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想到这里,杨广有些歇斯底里的说道:

“世家大族,世家大族,难道朕就怕了他们吗?”

在杨广看来,他才是那个至高无上的存在,此刻却要让那些世家大族骑在他身上,这是绝对无法接受的事情。

这时候,杨广又想到他得到的消息。

北边的那些世家大族,所谓的关陇世家、五姓七望,全都被樊虎打压了一遍。

不管他们之前气焰有多嚣张,此刻都只能臣服于大夏。这说明了一个问题,只要他实力足够强大,那就无所畏惧。

如果说,樊虎能够做到此事,那他凭什么做不到?

如今杨广麾下同样兵强马壮,还有宇文成都和李元霸两员门将,他就不相信,这些世家还能掀起什么浪花?

他对付不了的只是樊虎,而非其他。

想到这里,杨广迫不及待的开口说道:

“管他什么世家大族,朕才是大隋的天子,他们若是胆敢与大隋为敌,那朕必然让他们知道,如今朝廷还有多少实力!

此事就这样决定了,谁若敢在此大放厥词,休怪朕翻脸不认人。”

杨广直截了当的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他此刻的表现,多少有些魔怔。

因为对于他来说,他不想输给樊虎,他希望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同时他也最无法忍受,有人在自己面前叫嚣。

之前樊虎实力太过强大,杨广对付不了,那也只能败退江南。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

这些世家大族,凭什么与他为敌?凭什么阻碍他的计划?

真以为他杨广是好欺负的吗?

刚才开口阻拦的那些大臣,脸色为之一变,他们能够看出,杨广是真的下定决心,这件事情不是他们能够改变的。

如果此刻,他们仍旧劝说杨广,恐怕杨广就要动手了。

犹豫之下,他们还是老老实实闭上了嘴,但是相信这个消息传出之后,肯定会闹得满城风雨。

到时候,整个江南之地都会发生变故。

当然,这件事情他们无法改变,毕竟他们无法劝阻杨广,也改变不了那些世家大族。既然如此,那就只能选择旁观了。

倒是,宇文化及,他的神色依旧镇定。

其实方才那些大臣所担心的事情,他也了然于心,他知道杨广的手段如此直接,肯定会有些麻烦,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他作为杨广的臣子,和杨广利益相通。如果没有了杨广,他的结局也好不到哪里去,这种时候,还是要认清楚现实。

他的任务,就是帮助杨广解决问题,以此获得杨广的信任,那就足够了。

虽然现在,杨广沦落到江南之地,但是他手中依旧有兵马,还有李元霸和宇文成都,以及众多精锐大军。

其实面对那些世家大族,并不需要太过担心,毕竟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就算这些世家别有用心,也无济于事。

他们的实力,根本不可能和樊虎相提并论。若是他们胆敢肆意妄为,那就只有被杨广镇压的份。

说完这番话,杨广也没有耽搁,他直接让群臣散去。

他知道,他在江南招募的这些臣子,或多或少都和那些世家大族有些关系。

这些人反对杨广,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杨广可不是优柔寡断之辈,如果当真有人不识抬举,那就休怪他不留情面了。

正如当初在大兴城的时候,杨广可以大开杀戒,将那些反对自己的人诛杀殆尽,在这里,他也不会有什么顾忌。

只要他手中力量足够,那他又有什么好担心的?

等群臣离去之后,宇文化及留了下来,他看着杨广说道:

“陛下,微臣觉得,陛下的选择颇为明智,对于我大隋而言,确实是利国利民之举。

只要能够招纳贤才,那么对于我的大隋的统治,将会更加稳固,日后发展也将更加迅猛。

唯有如此,才能拥有与反贼一战之力。

否则的话,任由反贼发展,这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杨广听到这番话,颇为满意的看着宇文化及,感慨道:

“宇文化及,果然还是只有你才能明白朕的心意呀。方才这些人,一个个都是乱臣贼子。

朕想要历经图治,想要改变如今大隋的处境,他们却这般推三阻四。”

宇文化及没有耽搁,他立刻说道:

“陛下放心,不管陛下如何选择,微臣都全力支持陛下,绝对不会有任何改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