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玄幻魔法>三国:开局忽悠刘备,军师真神人也> 第303章 给陈群洗脑,拉陈群下水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03章 给陈群洗脑,拉陈群下水(1 / 1)

张明目光远眺,似趟过泱泱时光长河,看着那无可避免的乱世,叹了一口气道:“还不是时候!”不是张明不想。贸然实施科举,遭受世家大族反对倒是小事,怕就怕,开始科举后,天底下压根就没有这么多的读书人,那就真成一纸空谈了。尤其是,现在科举,用脚想都能想到,应考的绝对全都是世家子弟。如此一来,岂不是变相增长了世家的实力这么损己利人的事,张明又不傻,怎么可能去做正因为张明明白,这个时代要想读书是多么困难,读书人是多么少。所以他才会发明月英纸和活字印刷术,大力发展教育,改良鹿门书院,主持编修大典,为的就是先将襄阳打造成天下文化中心,接着辐射刘备治下各地,影响曹操和袁绍,让他们争相效仿。如此,先让读书人的基数提升。这需要时间,张明之前定下的,是十年!可是这十年间,他不可能还继续沿用此前的察举制,先不说曹操那边都已经发布求贤令了,单说汉末的察举制已经烂在骨子里,成为世家门阀垄断仕途的工具这一点,他就不会用。因此,有承上启下作用的九品中正制,就是现在最合适的人才选拔制度!听张明说完原因,陈群不禁豁然开朗。如果说九品中正制是他对天下读书人,对天下寒门打破世家门阀垄断壁垒的一把利刃,那张明的科举制,无疑是万柄重锤!他相信,科举制一定能够打破壁垒,让他看到了另外一种实现理想的可能!良久,陈群才从震惊中平复过来。对张明这个目前还只在述说中的想法,不仅心生向往,言道:“若当真如此,何愁寒门不兴何愁天下不兴!”见他动容,张明也是微微一笑,说道:“其实科举一事,也不是我无意中想到的,而是听了长文九品中正制后,为顺应将来趋势拟定的。”这句话是真的,毕竟科举就是承接的九品中正制。只不过张明是因为先知,陈群又不是,所以听起来觉得有些虚无缥缈。但张明这么说的目的,当然是为了让陈群卯足了精神头好好干。否则陈群知道九品中正制早晚要废,又认为科举制是张明提出的,不怎么上心的话,到时候所有的工作,岂不是全都要落在张明自己身上了这可不是张明小人之心,实在是防微杜渐。更何况,让陈群从一个旁观者,变成一个参与者,才能激发陈群的主观能动性,这也叫用人之道,张明当然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果然,陈群一脸茫然,“不知知汉为何有此一说”张明当即列出了三个原因。第一个,就是九品中正制的吸引力。“长文,商人逐利,世家谋权,自古以来便是如此。”“其实一开始,察举制同样能够为朝廷选贤任能,为何到如今成为了世家的工具”“抛开先帝的问题不提,士族想要的东西,是家大业大的实际利益,而不是名正言顺的虚谈。”“因此改革人才选拔,九品中正制的施行,世家门阀不仅能够接受,他们还能看到其所带来的巨大吸引力,这就足够让世家重视了。”陈群点了点头,这没毛病,当时他想到这九品中正制时,便考虑到了世家门阀的接受度。第二个,就是九品中正制的公平性。“中正是人,人就有**,更不要说这些人,皆为世家之人。”“因此这些人一开始的时候,可能碍于声望,又或畏惧于律法,还能严于律己,尽量做到公平公正。”“但十年,二十年,一百年之后呢”“那个时候,不说普通的读书人了,就说那些寒门子弟,可还有为官出仕之路”“反正评议的决定权,掌握在中正手上,他们想怎么说,就怎么说!”陈群再度点头,经过刚刚和张明的谈话,他已经相信,未来这些肯定会变成现实。第三个,就是九品中正制的启发性。“一本书读久了会枯燥,一个道理讲久了也无聊。”“当九品中正制变成常态之后,既然世家能够接受,他们也习惯如此,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平性不在,矛盾爆发时,该怎么解决”看着张明刻意停顿,联想之前张明的话,陈群的咽了口唾沫:“知汉的意思是,解决矛盾的关键,就是解决造成矛盾的人,也就是那些中正”张明笑着点头,“不错,正如长文所言,只要解决中正,问题自然迎刃而解。”“但如果只是换一批人,治标不治本,矛盾早晚还会爆发。”“那么所幸,就用另一种方法,来替代中正,并且还能实现中正评议的职能,问题不就能够解决了吗”“所以我想了许久,才想到古之圣人培养弟子时,通常会问弟子问题,教弟子解答。”“更有甚者,安排课题,让弟子完成。”“这,不就是考试吗”此言一出,陈群恍然大悟,主动接话道:“所以知汉将中正换做考试,设定了郡试,州试,甚至更进一步的殿试”张明微微一笑,默默点头。陈群忍不住鼓掌,赞叹道:“知汉巧思,我不如也!”“的确!”“这科举在九品中正制的基础上,但又远远胜过九品中正制,经过知汉这番讲解,我已经彻底明白,接下来该怎么做了!”“十年吗,请知汉放心,这十年内,一定不会出问题。”“我也一定能够让科举继九品中正制后,名正言顺地接替,成为未来人才选拔的终极制度!”张明满意地笑了,有陈群倾力相助,他会轻松许多。“既然如此,就拜托长文了。”“此事你在刘协身边,等刘协重登大宝后,你做起来会轻松许多。”“不过我不希望刘协手伸得太长,至少三年之内,让刘协听话一些。”“三年后,可以让刘协伸手,那时也不至于伤及根本,等主公上位后,收拾起来,才不会费力。”陈群会意,明白张明是需要三年时间好好辅佐刘备发展,点头应了下来。此时天刚泛白,两人不知不觉间,竟然已经谈了一夜。伸了一个懒腰,张明起身望向窗外。“走吧长文,再过不久,主公也该醒了。”“刘协那边,离不开你。”........007...23.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