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历史军事>重生崇祯,魏忠贤没死,挺急的> 第327章 崇祯不是虚心纳谏的人,可是愿意听人说话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27章 崇祯不是虚心纳谏的人,可是愿意听人说话(1 / 1)

此时文官对武将的威慑和压制,还是很厉害的。

虽然崇祯已经逐步架空了兵部,把军权收拢到军机处。

可军机处当值的人,不还是一帮文官嘛。

虽然说军机处的文官们,对君王更忠诚,更有职业操守。

杨嗣昌和倪元璐两人,就只一眼,就只一声轻哼,就让曹变蛟认识到自己的地位。

让他清晰地认识到一个残酷的事实。

陛下再宠信他曹文诏,那是陛下的事。

在他们这些文官面前,曹文诏就是个屁,不要太放肆逾矩。

猿臂蜂腰的曹文诏就乖乖地退了回去。

看着他那委屈巴巴的可怜样。

灰土土脸,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脸上的五官都要拧巴成一坨了。

崇祯看着好笑,只是低头接过女史曹静照的参茶,慢慢喝。

崇祯却也没有说什么。

宠信曹变蛟是他的事情,让曹变蛟做事情有分寸,也是崇祯愿意看到的。

崇祯是想让曹变蛟这把尖刀,变得更加锋锐,而不是想把这尖刀毁了。

这脱缰的野马,有人帮他拴笼头,他还是很高兴的。

崇祯很有耐心,等着倪杨两位爱卿的答案。

他一边享受着曹静照在身后细致的捏肩按摩,一边喝着茶水。

工作生活两不耽误,哪怕十七年后,依然是棵歪脖子树,崇祯也是乐天派的态度。

天天苦大仇深,绞尽脑汁,殚精竭虑的,那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建奴和流寇可不会,因为崇祯严谨的工作态度,就灰飞烟灭了。

吸溜吸溜喝着茶,身后一靠就是温香软玉,可谓乐无边。

也就是一盏茶的功夫,倪杨两位就交换着,看完了两份密折。

两人相视一眼,又是一番谦让,到底是资历老,品级高的倪元璐先开口了。

“陛下恕罪,可否让微臣直言几句。”

老实不客气的倪元璐,抬起芴板就要开炮了。

虽然有那记事情的小黄本本,可还是拿起硬质的芴板,更有气势。

倪元璐正是知道当今圣上,不会因言获罪,他才敢熟练开炮。

崇祯捏了一下鼻子,有点想苦笑。

来了,直臣嘛,可不就得直言几句。

就是那直言不讳的语句,有时候精神内核是现代人的崇祯,也有点遭受不住。

“倪爱卿,但讲无妨。”

调整好情绪的崇祯,一脸的笑意盈盈。

“微臣请陛下重重责罚两位巡抚,就算不能撤换他俩,也要限制他俩的权柄。

不然,大明之天下,顷刻间就会演变成唐末藩镇之祸。

陛下亦不想做那唐昭宗不是?”

崇祯这回是直接捂脸了,控制住脾气说道。

“倪爱卿不要危言耸听,把话落到实处。

说说朕的大明天下,怎么就顷刻间成为了唐末藩镇之祸?”

“陛下,您当初授予洪承畴、孙传庭、陈奇瑜、卢象升四位,高人一等开府建牙的巡抚特权。

甚至还特命四个巡抚,还可以节制当地超品的藩王。

微臣就有些担忧,一人操持权柄过重,就算是操守声名极好的文官。

时间长了,也是不可取的。

无节制的权利,会让一个人失去慎独、方正的品格,容易做事情走向极端。

朝廷设立三司分管地方,巡抚作为京官,并不是三司的直接上级,只是起到了监督钳制的作用。

这是我大明朝历经二百多年,不断完善的行政秩序。

保证了不会因为一二名朝廷大员,腐化堕落或者做出伤天害理的大事情,而导致大明地方秩序的崩溃。

而陛下一意孤行,打破定律。

让三司置于巡抚衙门之下,让一省之布政使、按察使和都指挥使成了,只能俯首听命于巡抚的属下。

微臣认为这无异于唐末的节度使。

虽然陛下说过,这四人是特例,四人之后,大明不会再有这样的情况。

可微臣觉得,陛下不现在限制他们四人的特权。

将来的事情,就不是陛下可以说的算的。

先说孙传庭孙大人,他身为陕西巡抚,不想着去保境安民,平息日益猖獗的匪患民乱。

反而一再威逼西安城内的秦王,和一众郡王。

威逼他们交税,甚至敢于兵围秦王府。

他这种作为实在,不当人臣之举。

臣恐皇室权威损伤过度,世人对皇帝陛下丧失敬畏之心。

会引起很多小人的觊觎之心,长此以往,国必生乱。

再说洪承畴,此人堪称人屠。

微臣竟不敢想,读了几十年圣贤书的洪承畴。

他作为一个文臣,竟然比之武将还要嗜杀成性。

先是巡视榆林镇长城防线,杀了不少将官。

接着就是平定地方民乱的时候。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他坑杀了上万人。

把整个陕北杀得血流成河,当地小儿闻听洪承畴大名,可止夜啼。

微臣认为洪承畴性格上操之过切。

朝廷对于陕西民乱,还没有主剿主抚的定论。

他洪承畴就敢大杀特杀,他这不是在平乱。

他是想把当地人都杀绝了,一了百了。

没有人了,这大明的地方自然是安定的。

他洪承畴也算是完成了任务。

为难的是陛下。

是以后巡抚的继任者······”

倪元璐越说越激动,话语也越来越尖锐。

“过了,过了。

倪爱卿,如果这两个巡抚做错了什么。

那一切都是朕的错。

是朕让他们这样做的。

无论是威逼藩王,还是杀伐过重。

那都是朕的指示。

朕在和两位巡抚来往的密折书信中,专门说到了朕对于陕西藩王和民乱的看法。

如今这两份密折递上来,证明两位爱卿和朕之间,做事情的主见是一样的。

好了,倪爱卿。

你不要说了。

治病必须矫枉过正,这样的时刻,那还能用那种稳妥的万金油方法。

你说的那些弊端,朕心中有数就行。”

崇祯稳住倪元璐以后,眼睛一转,看向了杨嗣昌。

“杨爱卿,你有何教朕的道理?”

“微臣不敢。”

杨嗣昌还没有从中书舍人到左通政的职位上,过渡过来,脑子还是有点懵的。

皇帝一句话,自己就从从七品跳到了正四品,从蓝袍穿到了红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