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历史军事>重生崇祯,魏忠贤没死,挺急的> 第230章 高粱烧和斥候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0章 高粱烧和斥候(1 / 1)

代善继续考较多铎。

“十五弟,那按你的意思。

我就该把这一万多人马,一窝蜂全部杀去这独石口堡吗?”

“正是如此,打仗要的就是气势。

先声夺人,让明人胆寒,举不起刀来,我八旗子弟自然无往不利。”

代善暗叹,到底年轻,锐气有了。

却是一个莽夫的胚子,还要再练练。

“十五弟,你刚才说的。

要广派斥候,覆盖方圆五十里。

这一条,让为兄最看好你,成为一代名将的潜质。

记住斥候,随时都要派。

探明敌人位置,还是遮蔽敌人,都要广派斥候。

不能在你进驻城池,以后再派,那会让你忽略前进路上的危险。

你是主将的话,是要随时随地,无论是扎营还是行军途中,都要把军中的斥候派出去。

你要把这些斥候想象成你的眼睛。

他们走得越远,你的眼睛才能看得越远,看得越真。

只有这样,一些伏兵在你眼里就不值一提,所谓的阴谋诡计,也就无所遁形。

一些遭遇战,不会敌人冲到你的面前,你才发觉,弄得自己措手不及。

这些东西,大汗推崇的《三国演义》,可不会给你说的那么详细。”

多铎醒悟了。

“那大哥现在就是,在等斥候过来报信吗?”

代善满意一笑,点点头说道。

“你看看前面的独石口堡,是不是特别诱人?

虽然有了范家范三拔的告密,城墙已经塌了一大半。

我观之如观掌上纹路,我甚至能看到里面的财富和牲口。

但我依然能忍住不动手。

原因只有一个,别家人说的话,我不相信。

我要从自己人口中得到,相同的情报来印证,才能决定我下一步的行动。

所以稍安勿躁,我的兄弟。

萨满大神会庇佑我们的。”

多铎还是有点疑惑。

“那大哥,独石口堡的情形,不就在我们面前摆着呢?

你都能看到,你还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为何不能冒险试一下?

战机稍纵即逝,你之前还说。

咱们女真人不能学汉人,那婆婆妈妈的一套。

为何你又在此犹豫不决?

若你怕平白折损了,女真勇士的性命。

那小弟建议,不如让新附的敖汉、奈曼等部,冲上去试试。

他们死再多,咱们也不心疼。

唉,这次汉军旗和朝鲜火铳手咱们没带来,不然这样的活也不愁人干。”

代善还是摇摇头。

“不妥,不妥。

大汗现在正积极拉拢蒙古部落,打垮林丹汗。

那主动归附的敖汉、奈曼等部都是大汗的心尖尖,不能让他们当炮灰。

想让他们当炮灰,也是以后的事情。

还有,记住这次咱们来的任务。

不要被诱惑冲昏脑子。

和范家交易来的上万斤的铁锭,十几万担的粮食,还有盐巴和布匹,那才是咱们的根本任务。

这些货物都已经在咱们后面,慢慢驮运到盛京。

绝对不容有失,盛京大半人都指着这些货物过个好年。

唉,咱们穷得只剩下金银珠宝了。”

“还有范家一大半的家产和牲口,加上他们范家的人,都是大金国的了。

只是这么算,不知道对咱大金国是好是坏?

咱们以后还要重新,寻找新的大明商家。

也不知道这范家倒霉的事情,八哥在盛京知道了吗?

有什么补救的办法吗?”

多尔衮看问题的出发点,从来和别的贝勒不一样。

别看他的年纪小,说出来的话,很受皇太极的重视。

皇太极越来越重视多尔衮。

兄弟俩兄友弟恭,让旁人羡煞。

只是这多尔衮是不是,忘了生母阿巴亥是怎么死的。

这事情外人就不得而知了。

代善深深看了一眼多尔衮,他的十四弟是个人才,只不过不是打仗的人才。

代善接着说道。

“你们都要记住,咱们这支人马不是来打仗的。

而是来看护好货物,做好殿后工作的。

咱们不仅仅要防备一路上,明军可能的追击。

更要防备那些穷疯了,的蒙古小部落和马匪。

这独石口堡,只不过是搂草打兔子。

不做到万无一失,我是不会下去的。”

代善看看众人,低头说了一句只有自己能听见的话。

“再说,大金国也打不起太大的战斗了。

大汗现在很困难。”

······

就在这时候,前方草甸子处有了动静。

随着一声声呼喝呼喝的怪叫传来。

大金国正红旗的斥候探子,终于回来了。

一个红甲兵浑身热气腾腾,加上衣服铠甲的颜色,活像一只煮熟的螃蟹一样,跪在了代善面前。

“大贝勒,斥候探得。

这附近总共有三支敌人。

人数都在……一千人以上。”

红甲兵说话有点哆嗦,很明显在外面吹寒风吹狠了。

草原上的白毛风,就是那有毛皮的畜生,时间长了,也能冻僵。

何况披了两层铠甲的红甲兵。

汗蒸汽一散去,冷风一吹,那红甲兵就只剩下原地打摆子了。

代善看了心疼,都是自己家的兵,他不心疼谁心疼。

赶紧从怀里抽出一壶高粱烧酒,扔给了红甲兵。

“先喝点酒暖暖身子,再接着说。”

“谢大贝勒赐酒。”红甲兵眼睛一亮,捧起酒壶咕咕就干了下去。

辽东缺粮,烧酒更缺,就是他这样的红甲兵,也不易喝到一点高粱烧酒

“大贝勒,奴才三支斥候小队。

巧了不是,出发没多久。

就遇到了三支明军夜不收,分属不同军队。”

“都是硬茬吗?”

“也不尽然。

两支队伍的夜不收个顶个的滑头,溜得贼快。

奴才的人,连一个舌头也没有抓到,他们就远远跑开了。

只是奴才的人,想要接近他们的大寨子,他们却也是不许。

几十人打不过我们的十人小队,就纠集了上百个人过来缠斗。

奴才害怕被他们拖住,把他们的大部队引出来。

自己再回不来,就没敢深入侦查。

不过奴才已经大概,猜出他们的身份。

一个是当地宣府镇边军的夜不收。

另一个应该是咱们的老相识,关宁铁骑。

将旗上绣着一个大大的曹字,却是不知是关宁军哪位将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