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历史军事>重生崇祯,魏忠贤没死,挺急的> 第127章 司礼监改革细则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7章 司礼监改革细则(1 / 1)

“司礼监对你们的安排就是,经过考核重新服从调剂,给你们安排一个新岗位。

年纪大的,如果有意愿,不愿在这宫里苦熬日子。

皇爷也仁慈,准许离宫自谋生路。”

众人默然不语。

好话都会说,好人却是不好做的。就看最后做成什么样了。

只是他们这些无根之人,从小就在宫中长大。

临老再出去,和送死没什么区别。

除了极个别人,外面有忠厚老实的后辈可以依靠养老送终,其他人还是希望老死宫中的。

这时候,帷幕那边传来了崇祯的话。

“古有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对掌军大将赏以美女良田,平息了强支弱干的武将乱政。

今日朕东施效颦,请你们这些宫中的大珰们,赴这火锅宴。

也是想尽了咱们的主仆情谊。

朕没有良田美女赐予尔等,对你们却是有耐心和真心的。

朕不喜杀人,也不愿宫中掀起腥风血雨,朕想平稳过渡,改革尽量做得温和。

可这并不代表朕性子软和,不能杀人。

朕能承继皇兄先帝的基业,本来就是偶然性的事件。

皇兄天不假年,撒手人寰,留下这偌大的江山,让朕一个少年亲王撑着。

朕想有所作为,就必须改革,改革方方面面,一团乱麻,困难重重。

可总要找出一根细节,去慢慢解开。

改革中阻力最小的估计就是宫中,宫外的水实在太深,贸然进去,朕怕被淹死。

于是朕选择了先易后难。

内廷改革,这势必就是动了你们的蛋糕。

你们虽说是皇家的奴婢,可朕还是要给你们一些体面的。

按说你们这些人,如果没有犯什么大错的话,都能顺顺遂遂在自己的职位上,干个一二十年。

可是有了朕这个变数,你们就要挪挪窝。

你们若是心中生有怨怼,朕也是可以理解的。

人之常情,太监也是人嘛。”

崇祯的话说到这里,已经是相当露骨和坦白了,试问有哪个皇帝可以用这种平和的口吻,给他们解释圣意。

还不是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的那一套。

此时帷幕另一面,哪里还有能坐得住的人。

七八十号太监,在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监带领下,哗啦啦跪下了一大批。

“皇爷这么说,可是愧煞奴婢们。”

“奴婢们上上下下,吃穿用度哪件不是皇爷所赐?

奴婢们粉身碎骨,肝脑涂地,也不能报皇爷恩情的万一。”

“皇爷何须解释那么多,有什么需要只管吩咐下去就是。”

崇祯看着说话得体,声情并茂的白发老太监。

他表示欣赏地点点头。这个老太监年龄大点,倒也是个人物。

崇祯问道。

“这位老大伴是何人?

说话很中听。”

“老奴田秋,万历二年进的宫,现在觍颜暂居,神宫监掌印太监一职。”

“好,今天冲你这些话,朕必给你个好的结果。”

“老奴谢过皇爷,皇爷万岁。”

······

崇祯转向王承恩,说道。

“王大伴,你接着说吧。”

“喏,皇爷。”

王承恩清清嗓子,刚才抽空吃了几口火锅,果然如皇爷所说,是隆冬佳品,发汗神器。

只是这辣火锅过瘾是过瘾,对嗓子危害是挺大的,特别是对没吃过火锅的人来说。

“司礼监以后就是内廷的总管衙门。

皇爷说过,这司礼监从太祖时期就有了。

最初并没有什么实权,看名字就知道是管礼仪教化的。

所以说叫什么名字只是一个符号。

关键是赋予它什么真正的职能。

现在你们也可以叫司礼监为内务府,内廷总理各部事务衙门,这些名字都可以的。

总之未来的内廷管理机构,一定要扁平化、垂直化管理,从决策者到执行者之间不能设置太多重叠机构。

这才是朕改革内廷的初衷。

朕就是要有一支如臂使指,可以有很高执行力的内廷机构和组织队伍。”

“王大伴,这是朕说的话吗?听你口中所说,朕觉得怪不好意思的。”

崇祯听着王承恩的话,不知是辣的还是真的脸红,他没忍住打断了王承恩的话。

王承恩转过身来,对着坐着吃火锅的崇祯躬身一礼,一脸郑重地说道。

“皇爷,这些话句句都是皇爷所说。

刚才这些话都是老奴转述皇爷所言,一字不改。

皇爷不信的话,可以查阅诸位公公的笔记本,这些话大家记在笔记本上,也记在了心里。”

“哈哈哈,很好。

没想到忠厚老实的王大伴,也会说出肉麻的恭维话来。

好了,不要再给朕解释了。

你接着继续和大伴们讲解改革政策。”

崇祯堵住了王承恩想要解释的话,让他继续阐述内廷的改革方案。

“也就是说,以后的内廷除了御马监和兵仗局之外,都是司礼监说了算。

司礼监即内廷,内廷即司礼监。

司礼监的几位掌印,秉笔,随堂太监,只对皇爷一人负责。

司礼监对外的职权大致不变,这里和你们怎么说呢。

杂家就简略说一下,悟不悟得透,就看各家的缘法。

第一条,批红之权不变。内阁送来的奏疏,几位秉笔太监轮值审阅。

军国大事,如边关预警、各地兵变民变,不再递送内阁和司礼监。

军国大事直送养心殿,那里已经有新的部门军机处处理。

皇爷说了,目前他只负责大政务方向的确立,不关心细微的业务。

若是对奏折内容的问题上,内阁和司礼监存在重大分歧,两方会谈商议解决。

再商议不妥,就上奏皇爷决断。

第二条,协掌厂卫之权有细微改变。除了东厂直属司礼监之外。

皇爷要对锦衣卫做出重大改变,要把锦衣卫扩编后,一分为二,对内和对外两部分。

具体内容细则需要皇爷后续敲定。

第三条,镇守太监和各地税监矿吏,织造府主管,仍由司礼监委派太监担任。

前任南京守备太监杨朝,悖逆欺君罔上,已被缇骑锁拿进京,现任南京守备太监是韩赞周。

其他外派太监若是没有发现严重违规,一切还是照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