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女生耽美>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 第 111 章 爱买不买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11 章 爱买不买(1 / 1)

因坟前偶遇,江老三发现江承海来了津口县。

他不知道江承海的住所,就想去堵江致微的门。

结果江致微已经出门,去林区找蜂窝,用更多的样本,来做“成熟蜜”的判断依据。

他没堵着江致微,又想去找姜楚英套话。

姜楚英已经疯了,听不懂话。江老三就想刺激她,让她跑出去找人,这样也能找到江致微。

江致微家里没有帮工,有事出门,会跟黎文君说一声,请她叫个人忙帮照看一下母亲。

这次事关县内发展,黎文君又深知母亲对江致微的影响,便把人接到自己家里了。

姜楚英在东边黎家的中心区域,周围都是黎家的人。

黎家男人们出去摘果子,也做农活、四处找果商谈价钱。

家里妇人夫郎,带着小一些的孩子,在家里挑果子。

一框框的装好,又一日日的反复挑拣,做重复工作。

保证果商来时,果子都能直接拉走。同时里面没有一个坏果。

这般忙碌之下,要把姜楚英严密看着,就得把她带在身边盯着。

江老三的官印是黎文君拿的,他对黎家的恨意可想而知。

眼看着姜楚英也在黎家,他找人半天,又热又累,多种负面情绪上头,竟在外面闹起来了。

姜楚英对他的印象很深,疯成这样,还记得是江老三食言,没能让江致微当大官。

听见声音,她就朝那边看。看见是谁,跟打配合一样,竟在里边也闹了起来。

黎家的人两头拉,推搡之间,好几框果子被推翻,满地的滚。

姜楚英也跟果子一样,满地的爬,硬给她冲了出去。

江老三告诉她:“有人要害你儿子,不知道把他带哪里去了!”

姜楚英重复着他的话,喃喃念叨着跑动。起初还像无头苍蝇,过了会儿,不知是想起了什么,立刻有了目标,直直往林区跑去。

江老三见状,心中一喜,忙跟在后头。

他这次办事不周密,黎家那么多人看着,沿路的都是各宗族的聚居地。

他们各族之间再是不和,对县里的发展是统一战线的——有钱一起挣。

这一年里,当地人也知道江致微的品性和他家母亲的情况。谁不叹口气说句可惜?

见黎家的人追姜楚英,还骂江老三,他们不过脑子,都明白了,是这江老三又跑去为难江致微了。

他们也跟着出来帮忙,家家户户门前都站着人,把这条路堵得水泄不通。

跑出去的姜楚英被拦住了,过来挑事的江老三被捉了。

黎文君听说消息,带人过来看,让他们给江老三松绑。

“他不是想见江举人吗?带他去。”

黎文君眼神讥诮,盯着江老三不敢抬起的脑袋道:“把他扔在林子里,不用管他死活。”

作为掌印女官,林庚单独跟

她密谈过。

她现在可以更加大胆一点。

江老三好日子不过,撞她手上,她便让江老三好好见识见识,什么叫“刁民”。

江老三再怎么,也在这里待了一年,他哪能不知道林区的凶险?

没有沼泽的地区,都能有蛇群。他至今不敢踏进林区半步!

下属们默契,趁着江老三大张着嘴巴要反驳时,她们拿布团堵住了江老三的嘴巴,外头又用麻绳系扣,然后把江老三提溜起来,给他脑袋上套个麻袋,就把他推着往外走。

江老三看不见路,发不出声音,手脚能活动,但手无缚鸡之力,无法反抗。

这么一路走,一路被推搡,他体力消耗间,力气越来越微弱,也越来越害怕。

进了林区,他身上的束缚才被尽数取下。

正值夏日,林木茂密。

因此地凶险,当地百姓又是靠山吃山,里面的树木少有被砍伐的。

进来以后,只能看见周围的粗壮树干,抬头不见天日,林内自然有屏障,漂浮着白蒙蒙的雾气。

若非当地熟知林区的人,进来以后,连来时的路都不认识。

江老三吞咽唾沫,目光一转,看见草叶里有东西在动。

他缩着脖子,定定望着不敢眨眼,然后看见了一条青绿色的蛇朝他吐信。

他短促的惊叫一声,昏厥了过去。

几个护卫对视一眼,把软趴趴的江老三捞起来,拖着他绕一绕路,不过一盏茶的功夫,就把他带到了沼泽地。

江老三晕得不彻底,醒来看见还有人管他,他梗着脖子道:“我是朝廷命官……”

护卫们把他往沼泽那边拖,江老三的脚踩进沼泽,吓得大声尖叫。

这次不敢晕了,他手脚并用,很努力的往外爬。

他越用力,陷得越快。

急乱之中,他眼泪鼻涕哗啦啦的掉。又喊爹娘又喊大哥,还想利用大嗓门,把江致微叫来救命。

江致微还真听见了。

他没有深入林区,就在外围。

听见了动静,江致微叫人带路,过来看。

护卫们跟他说了情况。

“他明知伯母生病了,竟然还跑到黎家去闹,伯母不知听他说了什么,直直往林区跑!幸好被人拦住了!黎掌印听了很生气,叫我们把他扔林区里。”

江老三是朝廷命官,不能随意打杀。

有林庚作保,她们能小作惩罚。

江致微听了,也是怒意上头。

“你这是做什么?你要我娘死?”

江老三着急自己的性命,江致微说什么,他都认错。

江致微不救他,让他慢慢泡着。他原路返回,把现有的几个蜂窝的蜜取了,就结束今天的工作,先回家安抚娘亲。

到晚上,这件事才传到卫所。

江承海听了,火冒三丈。

次日下午,踩点揍人,把刚回家的江老三打

了一顿。

忙碌之中闹哄哄,也有了两个好消息。

一个是果酱熬制成功,一个是果干三蒸三晒制作完成。

果酱需要白糖,当地进货价格远超预算,他们带来的银子也不够。

现有的五十几坛货,留下五坛,请津口县的“县令团”跟各族族长一起品尝。

果干尽数打包,跟其他的果酱一起送走。随同一起的,还有当地特产苦芽茶。

他们出来一趟,都很恋家,家书厚厚的封装进木匣子里。

押送的人以林庚的随从护卫为主,有他们在,能一路开绿灯。

再有几个镖师跟随,返程路上,能顺路到上陵府,给李燕白跟赵大宇各留一部分货。

尤其是李燕白那里,她开着客栈,蜂蜜和果干可以配合,做蜂蜜水果茶,还能直接售卖各类果茶。

她紧挨着禹南县的丝绸乡,往来皆是贵客。蜂蜜还好,总有路子能买到。果茶是独一份,能在这里试试大众口味的接受度。

余下的部分,一大半送到京城。

送到京城还得再分四份。北地镖局、已是国师的程明程道长,还有现在跟谢星珩往来紧密的顾慎行。以及他们家明面上最大的“靠山”霍首辅家。

最后的一点,才是自己家中。

无需售卖,自家品尝。

售卖以禹南县为试点,丰州县排到第一。这样安排也是给家里减轻压力。

江知与在家守业,糖厂正在高速发展期,本就要他多多耗神。江家原有的产业以及逛小集,可以在现有管理的把控之中,自然运行,但他也得兼顾一下,处理些突发状况。

再就是天热时,牧场需要做“防瘟”处理。皮革这里,也有粪池发酵的影响,要多多劳心。

开在津口县周边的分厂,由徐诚来忙活,初期的白糖调货,就得江知与来弄。

不能再给他增压了。除了事业之外,他还要照顾家里。

幸好现在舅舅一家到了丰州县,可以各处帮扶一下。不然他连陪孩子的时间都没有。

话回正题,果子等不及慢慢来,他们前脚送走货物,后脚就发出请柬。

定死时辰,一个时辰内,所有族长或者族内话事人都得尽数到场。

熬制果酱的法子,因有白糖,谢星珩都不会现在尝试,到通知时,就一笔带过。

详细说了,当地百姓的信任度会猛猛下降,持有质疑、怀疑的态度,执行力会减弱。

而果干不同,他们无需做额外的添加,自己把果子洗了,切块蒸了,再晒干,然后反复几次就好。

销路没打开,货品还得在县内堆积。此举以“救”果子为主,先进行一蒸一晒,后期再为保质期和风味,可以增加次数。

这次聚会,在卫所进行。

来的族长们都很忐忑,怕是朝廷的“鸿门宴”,给他们一锅端了。

到了地方,他们看见门口是他们熟悉的女性护卫队,才松了口气。

县城大,人员又聚集,各家都认识。尤其是能推选女官出来的人,都是当地小有势力的,对她们更是不陌生。

到了门口,他们提前探口风。

护卫队们话不多说,笑眯眯拿出油纸包,里边都是新晒制的果干。

口味根据果子滋味来,浓缩得更加甜、酸,有嚼劲,又不弹牙。因没做其他的添加,果味非常浓。

他们常年跟果子打交道,对各类果子的味道再熟悉不过。

吃到嘴里,立马就发现了玄机,一个个都笑起来,面容从忐忑、迟疑,变得春风满面。

好啊。

好啊。

他们的果子有救了!

谢星珩体谅江承海对江致微的一番良苦用心,此次过来,自我介绍,都是“江致微的兄弟”,说两人同出一门。

护卫队们在门口,也是这样跟族长们说。

有江致微在中间做纽带,他们对谢星珩的接受度也随之增高。

今天的会议取名叫做“花果会”。

“花”是花蜜,“果”是水果。

入场以后,是黎文君做开场介绍,谢星珩跟江致微在侧陪同。

场内列长桌,正中间摆着三口水缸,用来取白水漱口用。

每个人的座位边,又摆了小坛子,用来吐水。

桌上杯盏数只,还有一队卫兵被拉来充当小厮,临时用一用。

黎文君给他们介绍道:“江举人大家都认识,我就不多说了。这位是谢敬之谢举人,他夫郎跟江举人是同族兄弟,两人同出一家。这次来津口县,是为了帮我们解决蜂蜜和水果的销路问题,经过几天的试验,他已经完成了初加工,可以延长水果的保质期……”

谢星珩及时往前走半步,给大家认个脸熟。

黎家的和陈家的,看见他就两眼瞪圆——这不是那个外地商人嘛!

他们等谢星珩好几天,左等不来,右等不到,还以为这生意黄了,这几天还被人笑话!

谢星珩话不多说,直言道:“果子等不了,我们边试边说。”

他拍拍手,就有一队人端着大号茶壶,满场游走,给他们喝果酱茶。

果酱制作了三种口味,果肉含量高。

三轮过后,还有一种全新吃法,在馒头片上,抹上鲜浓果酱搭配。

馒头片小小的,他们为了品尝滋味,小口小口咬,至多三口就吞下肚子。

老实说,果酱茶,他们不觉得有什么。口味比不上纯正的水果汁,他们也没喝惯,但这种制作巧思,让他们信心大增。

而果酱抹馒头片,他们很是喜欢。

谢星珩跟他们介绍说:“果酱制作成本太高,需要大量的白糖,不适合广而推之。大家漱口过后,来试试另一个低成本的水果加工产物——果干。”

漱口时,谢星珩就讲述了果干的制作工艺,这些族长们都听愣了。

咋还告诉他们了?

这个不是江家的生意吗?

江家买他们的果子就行了啊。

要说人手不足,这也没关系啊。

县里闲人多得是!要是肯买他们的果子,免费干活都有人乐意!

听说果酱的制作工艺时,他们惊讶之后没多想。

要加白糖,他们知道也会狠狠忘掉。

败家玩意儿。水果什么价,白糖什么价?往果子里面加白糖,多此一举。

可果干不一样啊,他们错错眼的功夫,谢星珩都说完了。

他们互相对视,都不敢信。

这么简单,洗洗切了,蒸了就晒,晒了再蒸,蒸了再晒,这就好了?

这就告诉他们了……

他们又想着,可能是要他们加工好再收购,价格还是跟普通水果一样的价,要费些时间和柴火。

然后他们听见谢星珩说:“果干可以直接食用,你们应该听说过蜜饯?蜜饯是用糖腌制,果干也可以加糖。但我们不做蜜饯,就照着果干来,成本低,能保住果子。”

他们都点头附和。

对,对。

不加糖。

不要加糖的工艺!

谢星珩左右四看:“在座各位,都是一族之长,不以县来说,也得以宗族利益为先,我不说虚的,法子我教给你们,你们可以教给自家族人,但外地人,尤其是外地商人,你们不能说,你们必须夸大制作之难,这样才好抬价。③_[]③『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抬价!

他们想抬价!

果子甜蜜多汁,很能招虫子。

他们没有杀虫的药剂,都是人工除虫。

更有甚者,是从开花期就开始除虫,以免虫子包在花里,长到果肉里面,在里面产卵,切开以后全是密密麻麻的虫子。

这么辛苦,外地商人来进货,还要狠狠压价。

开口闭口都是果树已经长成了,年年挂果,不需要他们费心照料。再又说运输困难。

照料的费心程度,他们能反驳一一。

可运输之难,他们真的无话可说。

若非如此,他们何必等着果商来进货?

组织些壮劳力,一担担的挑出津口县,也能卖!

抬价把他们的利益绑到了一起,互相之间还能起到监督作用。

谢星珩看他们脸色,适时进入下一环节——品果茶。

单独口味的果茶、多种搭配的果茶,都试试。

除了蜂蜜搭配不同果干之外,还能配牛乳、椰汁。

更有果酱、牛乳、冰块,以及其他常规品类的茶来搭配。

他们真是开了眼。

这辈子也不知道蜂蜜、水果还能有这种花样喝法。

口味还都很好!

搭配说完,他们能有半个时辰的试喝环节。

谢星珩跟江致微,分两头,给他们做更加详细的解说。

他们现在无需太过关注搭配,只需要知道,他们把水果

制成果干,可以挣大钱就行了。

“你们只管做,怎样卖出去,是我们的事。”谢星珩霸气道。

这次的花果会,是让他们知道这样做的原因。

试喝环节结束,就到了价位上。

谢星珩说:“以现有果价为例,四倍的价钱收购。??[]『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听起来很多,但果子晒干以后,会缩水。

现在的晒制次数少,十斤果子能出三斤果干。三斤果干按照四倍算,也就十一斤水果的价钱,他们还要出人工、柴火钱。

今年晚了,来年能循序渐进的,跟着果子成熟期来做尝试,会做九蒸九晒的精品。到时能十斤出一斤。

谢星珩今年提不了价。他来到这里是做皮革生意的。

但他能作出另一个承诺,“你们做出来的果干,凭本事谈出高价,你们可以卖给别人。我现在是手头紧,开不了大价钱,只能保证尽量多采购,先以大量的货,铺开外面的市场。有了钱,我会给津口县修三条路。”

修路费钱,是当地小孩都知道的事。

他们不能送货出津口县,就是碍于路况。

谢星珩这个收购价他们听着已是震惊,知道成本价还是震惊。震惊之余,才思考利益。

因法子是谢星珩给的,他们考虑到年年烂的果子斤数,两相算计,认为做成果干卖给他,少挣就少挣。

再加上修路,诱惑实在太大。

黎文君事先不知道,挑眉问道:“哪三条路?”

满室的人都安静听着,目光紧紧看着谢星珩。

对,修哪里的路同样重要。

门口一米的小路,和县门的大路,都是路!

谢星珩说:“一条北上,连通隔壁省的省城嘉义。另一条,修津口县的中心街道,东西四面,连同四大林区和四大城门。”

还有一条,是继续南下,连通云岭关。

这是押运皮料的路。弄好以后,也能方便押送粮食。

但这条路,不能现在说。

所有人都给震住了。

能在这个特殊县城做族长,本身就有城府和心机。

他们忍不住去看江致微,问:“你这兄弟,说话靠谱吗?”

江致微哪能当众拆台?而以他对谢星珩的了解来说,谢星珩是用轻松的态度,做靠谱的事情。

自认识以来,从江家农庄开始,他每件事都办得非常漂亮,成效远超预期。

他重重点头,想了想,又给他们举了例子。

禹南县的丝绸不提了,丝绸是硬通货。

丰州县的油盐糖也不能说,这三样哪个愁卖?

就说枫江县的咸鸭蛋。

咸鸭蛋在津口县也有,很常见的小东西,又不贵。

谢星珩让枫江县的咸鸭蛋,闻名于京都。

直到现在,说起咸鸭蛋,大家还是认准枫江县的“牌子”。

他说能打开津口县的果干、蜂蜜销路,那就

真的能行。

族长们窃窃私语,算着修这三条路所需的银钱。

肯定要大价钱。他们现在把原本要烂掉的果子,制作成果干,累就累点,反正能挣钱。余下的利润,给江家拿去,用来修路,似乎也可以。

唯一的问题是,他们不知道江家多久才开始修路。

修路好像那个看得见、吃不着的大饼子。

谢星珩说:“至多年底,就有人来勘测,开春动工。”先通云岭关。

这样子说,族长们就定了心。

果子熬不到冬季,他们先把夏季的生意做了。

谢星珩也说了,他们要是有本事谈生意,卖给别人也可以。

他们完全可以“报复”性出货。给果商们高高的价位,爱买不买。反正除了津口县,他们再买不到果干了!

时间不等人,花果会散场,各族就开始蒸晒果干。

原来天天堵着各处宅院,求着果商老爷再抬抬价的果农们,都不见了!

果商们莫名其妙,但多年的经验使然,他们不着急,全当果农们有了全新策略。

结果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三天过去了!还是没有果农来。

他们终于顶不住,忍着酷暑,从晾着冰盆的小宅院里出来,先去黎家、陈家看。

这两家出了大女官,为人规矩些。又给果树追肥,果子的品相和口感最好。

结果来了以后,他们看这里到处都有小孩子在望风,见着他们来,还毫不客气的大喊大叫道:“奸商来啦!要收果子啦!”

此时的他们,还不知道这个“收果子”是指百姓们把晾晒的果子藏起来,不给他们看。

他们昂首挺胸,无视“奸商”的称呼,心里已经开始盘算,这么兴奋的接待他们,要压价几何。

果子可等不起啊。

挂在树上都会烂。

再落几场雨,土地更加泥泞,他们摘果子都不好摘,运送也不方便。价钱还得掉。

再掉,果商们也没底。

过不下去日子,谁还卖果子?

可他们的想法注定落空。

各家各户都有精壮汉子出来,他们光着膀子,又凶神恶煞的。

问他们:“你们来收果子?”

果商们怕挨揍,讲话比较客气。

“对,收果子。”

汉子们忙着,又要摘果,又要运输,还要砍柴,回家一趟,歇会儿的功夫,还得轮班守着巷子口,防止外地人进来看见他们怎么做果干。

他们不多说:“果子涨价了,原来六文钱一斤,现在三十文一斤!”

谢星珩没坑他们,提早算过,以制作成本来说,每一斤果干的成本要一十三文钱左右。只高不低。

他以一十四文一斤的价格收购,是占了便宜,也吃不下全县的货。就告诉他们什么价位能挣钱。

津口县的百姓还是朴实,三十文一斤,对果干来说,已是低价。

可果商们还不知道他们在做果干,一个个都说他们疯了。当天的第一笔生意,就这么谈崩了。

这让他们很是懵逼,心里也慌了。

咋不行呢?

他们对谢星珩陌生,心里怯怯的。只好去找江致微。

江致微听说后,不由失笑:“他们知道这三十文钱,是买果干的吗?”

这样一说,他们才拍着脑门,连声说忘了。

从江致微这里离开,一行人又结伴回家,拿上新晒制的果干,去找果商谈价。

现在情况两极反转。

他们能制作果干了,果子不急着卖了。

不论是新鲜水果,还是果干,都得照着他们的价位来了。

继续南下,还有几个县城卖果子。

可南地的县城都大,越往下走,路况越差。到时运输成本更高,保存也更难,沿路再有磕碰,果子坏得更快。

不买就走,别留这里碍事!

果商们没想到是这种境况,当即傻眼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