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都市言情>风云箓> 第438章 首尾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38章 首尾(1 / 1)

“这些幻象仿佛碎片般飘忽不定,每一个都指向了尘儿,这究竟意味着什么......”白惜墨怔怔地出神,眼前的幻象已经停止,他眉头紧锁,不解其中的缘由。每次幻象出现,总是在他即将触及关键之处时戛然而止,似乎总是缺少了什么,使他无法窥见全貌。然而,在这不断的思考中,白惜墨也逐渐明白了一些事情。

所谓象由心生,这古怪的洞府内常有幻象出现,多半是因为来到这里的人心中所起。也就是说,白惜墨眼下所关心的事情,加上某些深藏的秘密,共同形成了眼前这些幻象。这些幻象虽然零零散散,不时幻化而出,但每一个都与风尘有关,而风尘的一切又是白惜墨心中最为关心之事。

白惜墨对风尘的关心,不仅仅是因为他们之间的血缘关系,更因为风尘的安危直接关系到他女儿的性命。风尘体内流淌着白羽的血脉,二人共用一道血脉,早晚有一天要将血脉还给白羽。这一点不仅关系到风尘的安慰,也关系到他遭遇的一切。

而且,风尘的成就也将反过来影响白惜墨救治爱女的成败与否。风尘越强,往后回转血脉时也就越有把握。毕竟他们是一体同修,反补之下,兴许白羽也能因此获得一些造化。这是白惜墨最希望看到的事情,也是他一直以来心中的期望。因此,他日夜惦记着风尘的安危,心中自然也就常有思虑。眼下的洞府,究其古怪之处,便是扒开了白惜墨心中的一切。

只是,白惜墨尚不明白这洞府为何会如此出现。以往落神峰天光降临之时,往来者不知凡几,却从未听过如此诡异之事。而且,白惜墨也不止一次亲身来此,哪怕是修为强闯,他也来过两次。然而,每一次都未曾发现这九霞涧下竟还有这等地方。

“莫非殒灵台的机缘就在此间?”白惜墨不禁喃喃自语道。他心中暗自思忖,凡事反常必有缘由,不是因祸便是得福。这两个极端看似都有可能,但白惜墨更倾向于后者。因为往常不遇,说到底可能是机缘未到。毕竟云凰不出,圣女之身从未觉醒,苍云宗如何能够触动此地的机缘?

此番则不尽相同。白羽三年前决绝换命,以九世机缘触动了一丝云凰血脉。这不仅仅是在救治风尘,对整个白家以及整个苍云宗都是一次巨大的触动。因为九现神谕正是在那个时候发生了一些变动,浮云洞也因此豪光闪动。这二者的变换一直持续到白羽的母亲姬泷仙子命换爱女,这才慢慢的停歇下来。

如此异象,直接受影响的便是整个白家血脉。自白惜墨而起,除苍云大帝白乾一之外,苍云宗之内凡是白家弟子,在同一时间修为都有了显着的提升。虽然这种提升并不显着,但每个人都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这种变化。而且,这种变化事发突然,连远在南海的白乾一都心有触动。

当时的情况让所有人都以为是圣女觉醒,以为风家大难之际云凰血脉临危而起。然而,当他们赶到之时,白羽已然命在顷刻。在姬泷仙子舍身救女之后,白家人的修为便静止下来,不再有丝毫的涨动之象。当时情况危机,所有人也就并未在意这些细节。后来回到苍云宗,彼此谈起此事时才知道这其中大有缘故。

至于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切的变化,大部分白家人依旧不得而知。然而,白惜墨以及他的父亲白乾一、苍云宗以白惜元为首的苍云七宿等少数人却是知道内幕的。他们当即商议之下决定,务必救回白羽的性命。这不仅是对圣女负责,更是因为白羽有可能是整个苍云宗未来的希望。

一旦白羽醒转并觉醒血脉,那么整个苍云宗都将在这样的造化之下得到好处。这也算是一脉相传的益处吧。想来是先祖当初早有考虑,这才定下血脉一事,并由圣灵之力隐藏一段奇术,使后人能够受益。而这份造化就隐藏在血脉之中,兴许也是个不得已的策略吧。但总的来说,这件事对苍云宗来说至关重要。只要圣女觉醒,那么一切谜团以及先祖的苦心也就能够随之解开。

只是,这件事做起来无比艰难。不说白羽眼下性命如何堪忧,就连通天箓以及其中的臣帝魔渊都在暗中窥伺着。更何况风尘此刻也身陷险境之中。他要救白羽就必须把白羽的血脉倒灌一半给她,但这只是救醒她的第一步。若想要让她完全觉醒血脉并恢复实力,就得把一切尽数还回给白羽。

也就是说,白羽当初给风尘多少血脉和灵魂之力以及修补风尘时决然祭出的半数真灵,现在都得一一还回给她。这其中不止是血脉的牵连那么简单,还涉及到白羽的灵魂之力和真灵等关键要素。这些作为元神不可或缺的部分对于风尘来说至关重要。当初为了救风尘一命,白羽倾注了一切甚至没给自己留下任何生还的希望。如果不是最后关头有通天箓主动将白羽的真灵以及一丝残魂强行扣下的话恐怕当时白羽已然飞灰湮灭了。

而现在要将这一切都还回去的话,除了血脉之外还需要将风尘一体元神当中属于白羽的灵魂之力和她一半的真灵都反补回去。这如同抽茧剥丝般精细复杂的过程对于白惜墨来说尚属未知领域。他并不知道风尘已经经脉延续体内早已自如运转,更不知道第二元神已然完成并在修补识海时牵动了一丝白羽的真灵从而得以完全动用体内的云凰之力。

因此,在白惜墨看来,如果让风尘再次进行倒灌血脉的操作虽然有可能救醒白羽但却有可能让风尘再次陷入危机之中甚至危及生命。这样的风险和代价是他无法承受的。然而,在眼前的洞府幻象面前他却感到了一种莫名的力量在驱使着他去探索去揭示这一切背后的真相和秘密......

这件事情让白惜墨深感疑惑,但他知道,此时不是纠结这些问题的时候,因为他意识到,这个古洞中可能藏有关乎白羽命运的重要秘密。他决定暂时放下心中的疑虑,深入探索这个神秘的古洞。

随着他向前踏出,古洞中的景象逐渐展现在他眼前。洞内幽暗深邃,唯一能照亮道路的,是那些从不知名角落透出的神秘光芒。白惜墨小心翼翼地走着,心中既充满好奇,又带着一丝紧张。

突然,他感觉到一股强烈的能量波动从洞内深处传来,这股能量波动让他感到十分熟悉,竟然与白羽修炼的功法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种熟悉感让白惜墨心头一震,他加快了脚步,朝着能量波动的来源处急行而去。

不久,他来到了一个巨大的石室,石室中央有一个巨大的水池,水池中似乎孕育着某种神秘的力量。白惜墨定睛看去,发现水池中有一些奇异的现象,仿佛有什么东西在其中孕育而生。

这时,水池中突然传来一阵强烈的吸力,将白惜墨吸入了其中。他在水池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力量,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他打开,这种感觉让他欣喜若狂。

然而,在他沉浸在这股力量之中时,一股强大的压迫力突然从水池深处传来。白惜墨感到一阵窒息,他知道自己必须离开这里,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于是,他拼尽全力,朝着洞口奋力游去。

就在他即将脱离水池的时候,一道神秘的光芒从水池深处飞出,落在了他的手中。白惜墨定睛看去,发现这是一卷古老的书籍,上面写着“太阴经”三个字。

白惜墨心中一动,他立刻意识到,这卷太阴经很可能就是姬瑶仙子修炼的功法。而他此刻手中的这卷,说不定就是解决白羽困境的关键。于是,他带着这卷太阴经,离开了这个神秘的古洞。

回到现实世界,白惜墨立刻开始研究这卷太阴经。他发现,这部功法与白羽修炼的通天箓有着惊人的契合度,若是能够将二者结合,说不定真的能够唤醒白羽。

然而,这卷太阴经的修炼难度超出了他的想象。他知道,这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时间。然而,为了白羽,他愿意付出一切。于是,白惜墨开始了艰难的修炼之路。

修炼过程中,他遇到了许多困难,但他都咬着牙坚持下去。因为他知道,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救治白羽的方法。在他的努力下,太阴经与通天箓逐渐融合,一种全新的力量在他的体内诞生。

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努力,终于有一天,白惜墨找到了救治白羽的方法。他用太阴经和通天箓的力量,成功唤醒了白羽。那一刻,他心中的喜悦和感动无法用言语表达。

白羽醒来后,白惜墨将这段时间的经历告诉了她。白羽听后,感动得热泪盈眶。她知道,这是白惜墨用尽全力为她换来的新生。她对白惜墨充满了感激和敬意,两人的感情更加深厚。

从此,白惜墨和白羽一起,开始了新的生活。他们用自己的力量,守护着这片大地,为百姓带来和平与安宁。而那些曾经的困境和磨难,都成为了他们通往幸福的垫脚石。

在这个过程中,白惜墨深刻体会到了友情的珍贵、爱情的美好,以及信念的力量。他知道,只要心中有爱,就有无限的可能。而这一切,都源于他当初的那个决定——走进那个神秘的古洞,寻找救治白羽的方法。

白惜墨身处九霞涧,这是一个神秘的古洞,充满了未知的奇幻。在这里,时间的流转变得模糊不清,仿佛既可以漫长如千年,也可以短暂如瞬间。然而,他深知此地不能久留。

突然,他感到一阵惊慌,心中明白此地蕴含着深不可测的玄门奥秘。他担心自己在这里耽搁太久,即便最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可能发现世间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白惜墨不愿承受这种后果,于是决定立即离开。

他快速朝来时的方向奔去,那里是通天箓闪烁的地方。然而,当他急速穿过结界时,突然撞上了一道屏障。这道屏障不知何时被人布置在此,让他陷入了困境。白惜墨意识到,要想离开这里,就必须破解周围的幻象。

他开始反思此行的目的,认为通天箓或许是一个契机,但真正的关键还在小羽身上。于是,他决定寻找殒灵台,那里可能是解开谜团的关键所在。

然而,白惜墨面临的困境重重。他身处寒潭之前,背后无路可退,唯一可以去的地方就是那神秘的池水。但太极图在通天箓消失后便再次潜入水底,他无法感知到它的去向。此外,池水中的神秘力量隔绝了一切神念,让他对水下情况一无所知。

白惜墨深感困惑,他不明白这诡异的洞府为何将他困住,前后左右都无法找到出路。他意识到,自从进入这里以来,所有的幻象都围绕着风尘展开。这让他怀疑,此地可能是风尘指引他来的,或许风尘才是解开谜团的关键。

另一方面,通天箓曾一闪而过的神秘光点也让他充满好奇。这个光点能在他眼前直接遁走,无视古洞的一切,显然不是普通之物。它可能是一种手段,也可能是一种宝物。

在这神秘的古洞中,白惜墨面临着无数的谜团。他不知道该如何寻找答案,只能一步步摸索,期盼着能找到突破口。而这一切,都等待着他去揭开。

白惜墨深吸一口气,他知道,面对眼前的困境,唯有冷静和勇气才能找到出路。他不再纠结于通天箓和神秘光点的秘密,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了眼前的寒潭之上。

他凝视着潭水,试图用神念去感知那深不可测的池底。然而,无论他如何努力,都始终无法突破那层无形的隔膜。此时,他突然想到,既然无法用神念去探寻,那么就用自己的双眼去观察。

他站起身,走到潭边,俯下身去,仔细地观察着潭水的波动。渐渐地,他发现潭水中似乎隐藏着某种规律,这些规律在不断地变化着,仿佛在诉说着某种秘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