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武侠修真>高手下山:天人之下我无敌> 第111章 双重身份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1章 双重身份(1 / 1)

叶轻尘告诫厉氏家主跟郑老供奉二人,务必要守口如瓶。

在自己没有从东海回来之前,不能让除三人之外的第四人知道,厉筝儿体内蛊毒已除。

厉氏家主自然无所不从。

郑老供奉毕竟在江湖行走多年,对于南疆蛊毒的危害多少有些听闻。

直至这一次亲眼目睹,叶轻尘利用特殊“药引”从厉筝儿身体里引出一只长相诡异的奇怪蛊虫,再联想到堂堂江城豪门大户的千金小姐,被蛊虫折磨的生不如死几乎身死魂消,他就忍不住冷汗淋漓。

待同样满头满脸都是冷汗的厉家主去隔壁房间探望醒过来的厉筝儿。

郑老供奉这才小心翼翼跟叶轻尘打问南疆蛊毒的由来以及危险性。

叶轻尘为了不惊吓到厉氏父女,声音放轻地说道:“目前比较权威的说法是,蛊毒其实起源于远古时期的巫术。

甚至还有人言之凿凿地说,蛊毒跟目前大行其道的道术譬如茅山术、龙虎山术法等同根同源,只不过随着历史的演变在各自演化的过程中因为融合的东西不同,而各自走上了不同的发展路子。

至于利用蛊这种特殊的物种下毒,以达到控制人心,甚至取人性命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堂而皇之出现的,至今还有争论,仍然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定论。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历史上对于蛊毒的描述,最早出现在距今三千年前。

只不过,当时蛊毒盛行的地区并不是现如今的南疆,而是另有其地。

后人分析,这应该跟当时的南疆人烟稀少,民风淳朴有直接关系。”

郑老供奉听到这里,似乎想到了什么。

他朝门外看了一眼,有些拿不准地说道:“叶少,老朽虽然对蛊毒仅仅只是一知半解,但却知道,现如今对蛊这一类术法钻研透彻的的确是南疆。

可是,老朽到厉氏,时间不算很长却也绝对不短,可从来都没有留意到有南疆那边过来的人出现在厉氏。

毕竟,他们的长相相对而言,还是很好辨认的。”

即便郑老供奉说的很隐晦,叶轻尘还是听出来他话里话外的意思了——暗中毒害厉筝儿的下蛊之人,或许并不来自遥远的南疆,很有可能近在咫尺,就在厉府。

轻咳一声说道:“《苗荒小纪》中也有记载,说‘苗之蛊毒,至为可畏,其放蛊也,不必专用食物,凡嘘之以气,视之以目,皆能传其毒于人,用食物者,蛊之下乘者也。’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真正的下蛊高手根本没必要在食物中下蛊,那不过是初级的入门手段。

高手下蛊的时候根本无迹可寻,甚至仅仅只是撇了对方一眼,就已经神不知鬼不觉达到了下蛊的目的,简直令人毛骨悚然。

另外,又因为蛊的种类极多,比较‘出名’的有蛇蛊、犬蛊、猫鬼蛊、蝎蛊、蛤蟆蛊、虫蛊、飞蛊等。

这就涉及到,蛊这种物种表面上看是有形之物,但长久以来,蛊就被认为是能飞游、变幻、发光,像鬼怪一样来去无踪的神秘之物。

尤其是,蛊毒之发作还在数月数年之后,所以放蛊的故事更是被传说、神话,久而久之被笼罩上了一层极其神秘、诡异的面纱。

用现在的话说,就叫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不接触,不见面,对方也能够悄无声息达到下蛊的目的。”

即便自己的推测被否认了,郑老供奉的脸上却并没有流露出多少失望之色,反而更加认真地听。

他寄希望能够从叶轻尘对于蛊毒的见解里面,找到一些自己认为有用的,可以找到给厉筝儿下蛊的凶手的一些蛛丝马迹。

毕竟,拿人俸禄,就得忠人之事。

当时叶轻尘打上门,一众供奉、护院即便群起而攻之依旧没打的毫无还手之力,明显不是郑老供奉等人出工不出力,而是武道境界相差太远,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可是,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厉筝儿被人暗中下蛊,一旦传扬出去,包括郑老供奉在内的所有供奉而言,肯定要背上一个保护不力、无能之辈的名声。

武道境界不如人,原因有很多,不会被人耻笑。

可名声一旦臭了,以后再想要吃“供奉”这碗饭,可就难了。

“隔行如隔山,其实如果剥开蛊毒看似神秘的面纱就不难发现,严格来说蛊毒也能归类到一种毒虫培养的秘术里面去。”

叶轻尘注意到了郑老供奉的表情变化,继续往下说道。

“因为真正有记载的下蛊事件,最后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都像是从培养出的毒物身上萃取的致命毒素,这些毒素归根结底都是来源于通过培养的蛊虫。

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除了下蛊的人,亦或者下蛊道行更高的人,蛊毒无药可解。

老供奉,通常精通下蛊的人,他们在很早以前其实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赤脚医生。

也就是说那些下蛊手段层出不穷的下蛊高手跟和现在的病毒学家在某些方面是相似的。

至于所谓的活蛊也大多是采集的蛊虫,传说中制造毒蛊的方法,一般是将多种带有剧毒的毒虫如蛇蝎、晰蝎等放进同一器物内,使其互相啮食、残杀,最后剩下的唯一存活的毒虫便是蛊。

这很像病毒学家培养病毒的方法。”

郑老供奉脸上露出恍然之色。

但同样的,他的眉头却皱的更紧了。

因为,知道了解的越多,郑老供奉就越能感觉到叶轻尘说的隔行如隔山之句话的分量。

叶轻尘继续往下说道:“老供奉,刚才我说过,养蛊害人的起源地最初并不在南疆,至于它是怎么传到南疆并且大行其道的,或者说南疆原本就是蛊毒传承,其实一直以来都是未解之谜。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提到蛊毒,最出名同样也是最厉害的,首推南疆。

尤其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作为蛊毒发源地的中部地区关于蛊毒的描述已经越来越少了,而世人对于南疆蛊毒的记载却逐渐的变的多了起来,特别是对于南疆‘草鬼婆’的描述更是屡见不鲜。

渐渐的,人们已经忘记了最开始掌握蛊毒的人还有医者的身份,单纯的认为他们都是害人的人。

所谓闻蛊色变,其实惧怕的是下蛊的人。”

“敢问叶少,这个‘草鬼婆’又是什么?”

郑老供奉很是认真地问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