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女生耽美>重生99做汽车巨头> 第825章 全球直播,世界一流的发射场景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25章 全球直播,世界一流的发射场景(1 / 1)

当晨曦的第一缕光线撒向大地,启明星9号MAX运载火箭正静静地矗立在发射台上。
它犹如一位威武的巨人,准备踏上征服星辰大海的征程。
发射场被清晨的雾气轻轻缭绕,给整个场景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庄严。
随着发射时间的临近,发射场的气氛愈发紧张而激动。
启明星科技的工作人员们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最后的检查工作,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坚定。
在发射场四周的观众们的脸上则是洋溢着激动与自豪,他们为能够见证这一历史性的时刻而深感荣幸。
琼州发射场在修建的过程当中,就考虑到了四周观众的观看需求。
所以相比西北发射场等其他几个发射场地,这里的发射可以安排更多的观众近距离的观看。
这对于琼州当地的旅游业发展来说,也是非常有好处的。
好在观众等待的时间不算特别的长,在启明星科技官宣的预计发布时间段,相关的发射工作就正式的开始了。
在万众瞩目中,赵思宇下达了发射指令。
曹阳跟一众股东和航天科技高层等人员站在那边,没有干涉赵思宇的指挥。
伴随着点火指令,启明星9号MAX运载火箭仿佛被注入了生命,开始缓缓升起。
它的身躯在晨曦中像是一把黑色的利剑,直指苍穹。
随着火箭的上升,它的尾部的27个发动机同时启动,喷发出炽热的火焰,犹如一条火龙在晨曦中舞动。
火焰在空气中划出一道道绚丽的轨迹,伴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鸣声,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灵。
观众们纷纷举起手中的相机,记录下这一难忘的瞬间。
火箭越升越高,渐渐消失在云层之中,只留下一道长长的烟雾,在天空中久久不散。
此时,整個发射场仿佛被定格在了这一刻。
人们静静地站立着,仰望着天空,心中充满了敬畏与感慨。
启明星9号MAX运载火箭的成功发升空,并且快速的朝着宇宙而去,这个场景绝对是值得史书铭记的。
随着火箭的升空,许多人的心也随之飞向了遥远的宇宙。
“青青,启明星科技的的每一次发射,都是对未知世界的勇敢探索,都是对人类智慧的极致展现。”
“它承载着人类的梦想与希望,向着星辰大海迈进。”
夏虹今天也是亲自来到琼州发射场,跟夏青青一起观看火箭发射。
她现在的心情无疑是非常的激动。
对于她们这些外行人来说,火箭成功升空,这一次的发射就算是成功了一半了。
“是啊,在这一刻,我们仿佛能够感受到宇宙的浩渺与神秘,也仿佛能够触摸到人类智慧的无穷力量。”
“启明星9号MAX运载火箭的发射,不仅仅是一次科技的壮举,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
“它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只有不断探索、不断进取,我们才能书写出更加辉煌的篇章。”
夏青青现在也是与有荣焉。
毕竟启明星科技跟荣耀科技都算是南山系里头比较拔尖、比较出名的企业。
大家在提升集团影响力方面,是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
最关键的是将来荣耀手机的卫星通话功能,也是跟启明星科技息息相关的。
“相关部门对南山集团的支持力度是非常巨大的,你们完全值得这种支持啊。”
当火箭消失在视线之外,四周的掌声与欢呼声此起彼伏。
夏虹那么稳重的人也忍不住使劲的拍着手掌。
她为启明星9号MAX运载火箭的成功发射而喝彩,更为华夏的繁荣昌盛而自豪。
启明星9号MAX运载火箭的发射场景,如同一幅壮丽的画卷,在她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一家民营企业把火箭搞出来了,搞得还非常好。”
“它让我们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人类的智慧以及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与决心。”
“也让大家看到了南山集团跟一般企业不一样的一面。”
“在未来的日子里,启明星科技肯定会继续怀揣着梦想与希望,勇往直前,书写出更加辉煌的未来篇章。”
夏青青看着自己姑姑旁边的记者和摄影师正在忙碌着,但是也有专门的人跟着夏虹。
所有跟夏虹的对话,都有可能被整理到后续的新闻联播之中。
所以她这个时候也不管自己一说那些话是否合适,先帮启明星科技把格调搞高一些再说。
……
“一级火箭分离,开始进入回收程序!”
几分钟之后,启明星9号MAX顺利的达到了一二级火箭分离的高度,赵思宇的声音再一次的在大厅里头响起。
这个时候,算是进入到了今天火箭发射的另外一个关键时候了。
启明星9号MAX使用的都是启明星9号的发动机和相关技术,真正的新零件不是特别的多。
这种情况下,能够成功的发射升空,也算是许多人预料之中的事情。
但是涉及到回收,情况就有点不一样了。
毕竟这一场是一带二,相当于把三台启明星9号捆绑在一起进行发射。
这么一来,火箭回收的时候,情况就比较复杂了。
首先就是同时涉及到三台一级火箭的回收,这个对地面控制系统的要求是比较高的。
对于火箭设计的时候整体控制系统的要求同样很高。
像是北极熊这些在计算机软件控制方面做的不是特别的好的人,对这个难度是最有体会的。
所以赵思宇的话说完之后,格罗京和德米特利等人看的更加认真了。
仿佛这样子就能看透什么东西,将来直接在联合火箭航天公司里头水平展开一样。
“曹总,把三台火箭捆绑在一起,两边的两台可以跟启明星9号完全保持一致,但是中间的那台火箭,受力情况会有非常大的变化。”
“这么一来,对于火箭的结构强度方面应该会有更高的要求。没有办法完全通用吧?”
钱俊峰看到控制屏幕上面三台火箭都进入到了回收程序之中,忍不住问出了一个问题。
在他看来,左右两边的火箭是比较容易回收的,但是中间那一台是比较麻烦的。
一方面,在左右两边的火箭分离的时候,容易给中间的火箭带来一定的影响。
另外一方面,中间的火箭规格不一样的话,对于回收控制相关的要求肯定也是不一样的。
这种情况下,选择回收三台火箭的难度是比选择回收两台的难度要高很多的。
“因为我们的火箭外壳使用的是南山碳纤维的高端碳纤维材料,所以强度方面有比较多的冗余。”
“哪怕是把三台火箭捆绑在一起,也不影响中间那台的性能。”
“这一点,我们比猎鹰9号就强很多了。”
“它们虽然使用了不锈钢这种比较廉价的材料作为火箭外壳,材料成本上面确实是比我们要低一些。”
“但是考虑到不锈钢和碳纤维的重量差异带来的卫星重量下降的影响,其实最终节约的成本是非常有限的。”
“特别是我们已经解决了高端碳纤维的大规模生产,碳纤维的价格已经不像是过去那样子高高在上了。”
曹阳这么一解释,钱俊峰自然就明白了。
原来启明星科技这边真的是把三台量产的启明星9号给捆绑在一起,只对一小部分零件做了改变,就把启明星9号MAX给搞出来了。
这么看来,对方的高效率,也就可以理解了。
“南山碳纤维还真是给国内航天航空产业做了巨大的贡献。”
“放在十几年前,要是火箭外壳都用高端碳纤维产品的话,成本直接能够飙到天上去。”
“到时候哪怕是火箭可以回收利用,价格也不会比普通的型号便宜到哪里去。”
说到碳纤维,钱俊峰就很感慨了。
航天科技也是南山碳纤维的主要客户。
曾经为了搞点T800碳纤维回来,航天科技花费了巨大的代价。
最终也是没有办法充分的满足自己的需求。
现在不一样了,别说是T800,就是T1100,甚至T1200碳纤维都有了。
价格比当年黑市搞回来的要便宜了一大截不说,性能还变好了。
至于产能,你想要多少就能有多少。
“曹,我们对南山碳纤维的T1100复合材料也非常感兴趣,不知道这种材料贵司是否对外销售呢?”
北极熊也是南山碳纤维的客户,一部分的碳纤维通过各种渠道卖到了北极熊。
但是真正高端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目前还是很少销售。
特别是T1100以上的产品,基本上都是以自用为主。
当然了,只要价格给到位了,也不是不能考虑外销。
至于联合火箭航天公司买回去之后是用来生产火箭还是卫星,亦或是用来生产弹道导弹,这就不是曹阳需要操心的事情了。
想通了这些,曹阳自然可以很干脆的给出答案。
“格罗京,南山碳纤维是一家民营企业,我们的所有产品都是可以对外销售的。”
“不过不同的产品成本差异很大,售价也会有比较大的差异。”
“你可以安排专门的人员跟南山碳纤维那边进行对接。”
曹阳知道刚刚格罗京肯定是听到了自己跟钱俊峰的对话,知道启明星9号MAX的外壳都是碳纤维的事情。
其实这根本就不是什么秘密,当初启明星9号对外官宣的时候,大家就很好奇它的颜色为什么是黑色的。
别人家的火箭基本上都是白色的,你的是黑色的,大家肯定会有很多疑问。
当时启明星科技这边给出的理由就是火箭使用了碳纤维材料作为外壳,所以是黑色的。
现在大家看到的启明星9号MAX也是黑色的,原因自然也是一样了。
当然了,人有的时候需要会装傻。
格罗京也是不装作不知道,这个时候突然提到要购买T1100碳纤维复合材料,就有点突兀了。
毕竟这种复合材料在国际上绝对是属于最高端的一类材料了,用途大部分都是在军事上面。
就北极熊现在的情况,就算是拿着一吨一吨的黄金去找东丽或者美利坚赫氏购买,人家都是不会卖给它的。
那玩意就是属于非卖品!
当然了,南山碳纤维现在都已经有T1200的材料了,并且还在进一步的研究T1500的碳纤维。
这种情况下,把T1100拿出去卖,狠狠的挣一笔钱,就是可以考虑的事情了。
反正到时候T800和T1100都可以卖,但是价格差一大截,随便你选择哪一个都可以。
“一级火箭成功二次点火!”
就在这个时候,赵思宇的声音再一次的响起。
一台火箭上面有9台发动机,全部成功进行二次点火,又算是一个标志性的节点了。
关键是3台火箭的27台发动机都同时实现成功二次点火,这背后的技术底蕴绝对是不容忽视的。
一旁一直没有怎么说话的德米特利,对此事有着最深刻的体会。
“格罗京,启明星科技对于发动机点火系统的控制方面,技术应该是非常成熟,非常先进的。”
“同时捆绑的发动机越多,点火的难度就越高。”
“肉眼看起来每台发动机是在同一时间点火的,实际上却是有细微的差异。”
“这些差异会直接影响火箭的性能。”
德米特利在格罗京身边小声的说着话。
启明星的发动机,他不是很觊觎。
北极熊在历史上开发了许多型号的火箭发动机,比启明星科技的性能要好的也不是没有。
但是捆绑大量的发动机之后,妥善的控制这些发动机,这方面的技术德米特利就特别想要了。
历史上北极熊的N-1运载火箭,就是因为没有办法妥善的控制这些发动机,导致发射失败。
1969年2月21日12点18分07秒,北极熊的N-1火箭进行首次发射。
只是过了6秒钟,火箭刚刚离开发射塔范围。
然而,这时候,指挥中心突然收到了火箭发出的警告:传感器报告有2台发动机突然熄火。
由于熄火的2台发动机是12号与24号,这是位置相对的2台发动机。
当时工程人员认为任务仍可完成。
因为N-1火箭有30台发动机,技术人员设计了动力冗余,损失2台发动机的动力对火箭本身的测试任务的完成并不构成致命威胁。
可是,起飞25秒后,传感器报告发动机燃烧室压力整体不足。
这个指令触发了火箭的应急预案。
涡轮泵的功率开始增大,但是这个指令与作动机构之间的协调没有做好。
从自动控制原理的角度来说,管路控制系统遇到了比较严重的“超调”。
65.8秒时,28台发动机的功率全部超过最大允许值。
整个管路系统出现了严重的高频振动。
66秒时,1台NK-33发动机的液氧输送管路爆炸。
不过北极熊的设计理念也是很牛掰。
按照按N-1火箭的设计,1台发动机的管路爆炸并不该影响整体性能,只需将该管路关闭即可。
但是,可惜的是箭载计算机反应有些慢,控制系统方面是北极熊的软肋。
等到它关闭管路的时候,一级火箭内部的大火已经无法控制。
随后,火箭发生了大爆炸,这个时候火箭起飞69秒,此时火箭高度12200米。
后面的几次发射,也都是因为跟发动机管理相关的控制系统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全部都失败。
不得不说,这对北极熊的航天事业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巨大的伤害。
如果不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今后北极熊的重型火箭还是不能使用捆绑大量发动机的方案来降低研发难度和生产成本。
只能不断地搞出一些特殊结构的大发动机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这里面的一些发动机是曹阳很觊觎的,但是对于北极熊来说,却是无奈之举。
“火箭发动机的控制方面的技术,我们有没有可能找启明星科技合作?”
格罗京往旁边挪了挪,小声的跟德米特利聊了起来。
今天的火箭发射,他们不是主角,所以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情绪都比较稳定。
“这个技术应该算是启明星科技的核心技术了,如果我们不拿出点干货出来,估计很难真正的得到对方的技术。”
德米特利当然是想要白嫖启明星的技术,但是这显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大家都不傻。
你要是把别人当成是傻子,那么就会发现傻子是自己。
“启明星科技的火箭发动机型号比较少,他们应该对我们的一些火箭发动机技术感兴趣吧?”
格罗京对自家的火箭发动机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就连美利坚那边都会从北极熊这边购买火箭发动机回去使用,这充分的说明了它们的火箭发动机水平是相当可以的。
只要搞定了多台发动机共同使用的控制方面的技术瓶颈,北极熊的火箭技术肯定会有一个巨大的水平提高。
今年,北极熊刚刚重组了国内的航天航空产业,格罗京也是很需要做出一点成绩出来。
要不然他也担心自己屁股下面的位置被别人给觊觎了。
“如果我们愿意拿出一两款对方感兴趣的发动机技术进行合作的话,倒是有可能获得一个双赢的结果。”
“启明星那边之前对外宣传将来会开发更加大型的星舰火箭。”
“按照他们的计划,星舰也会使用启明星9号的同款发动机。”
“这虽然可以降低发动机的开发难度,但是其实不见得就是最好的一个方案。”
“毕竟太多的发动机组合在一起,管理的难度是非常高的,出问题的可能性也是非常高的。”
“如果可以使用一台推力更大的发动机,把这些发动机捆绑在一起,那么就可以大幅度的削减发动机的数量,降低相关的风险。”
“这方面的情况,启明星科技内部应该也是比较清楚的。”
德米特利这么一分析,格罗京立马就来了兴趣。
联合火箭航天公司的档案室里面有不少各种火箭发动机的资料,甚至北极熊当年还准备设计核发动机作为大型的火箭发动机。
只要从档案室里头拿出一些资料出来,就有机会从启明星科技那边获得一些先进的发动机控制技术,这门生意完全是可以搞的。
“等会发射结束之后,我跟曹阳再聊一聊,看看他们有没有这方面的兴趣。”
就在格罗京跟德米特利说话的时候,控制室内再一次的响起了赵思宇的声音,“一级火箭再次点火成功!”
到了这个时候,大家都没有心情去说话了。
因为火箭的回收已经进入到了最关键的环节了。
接下来的一分钟,就能看到火箭是成功的降落到指定的位置,还是不小心成为了大烟花。
好在启明星科技没有让大家失望,只见屏幕上面3台火箭呈现一字排开的画面,缓缓的降落在了指定的区域。
这一幕,都通过直播被无数人看在了眼中。
“三台火箭同时回收降落,就像是三条巨龙从空中降落,实在是太壮观了!”
“启明星9号MAX的发射,这是不是就算是成功了?”
“居然又是一次性就成功发射了,启明星也太牛了!”
“我要是没有记错的话,美利坚那边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去年就着急忙慌的发射了一台可回收利用的猎鹰9号,结果在最后缓解凌空爆炸了吧?”
“没有对比就没有差距啊!”
“一直以为北极熊和美利坚的火箭技术是最厉害的,现在看来我们华夏的也是一点都不差啊。”
“为什么这么厉害的火箭不是航天科技搞出来的,而是启明星这么一家民企呢?”
“这个场景实在是太震撼人心了,让人看了还想再看啊!”
“好想去现场感受一下那种激动人心的场面啊。”
……
各种各样的评论,很快就把启明星9号MAX送上了热搜。
这让一些准备发专辑的明星,心中很是郁闷。
而更加郁闷的就是启明星科技的竞争对手了。
美利坚那边,同样是在准备再一次的发射猎鹰9号改进型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里头,自然也是有一帮人在看着启明星科技的这一次全球直播发射的场景。
当三台一级火箭都顺利的实现回收,马斯柯和迪尔斯等人的心情是极度复杂的。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