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游戏竞技>从空间之力至诸天> 812.内天地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812.内天地(1 / 1)

事情的结果既很合理,又很不合理。
在他想清楚的那一刻。
他就失去了对当前身体的掌控权。
随着一道白光,被强行剥夺了意识。
等他再次恢复意识时,他已经回到了妖圣谷的密室里,修为没什么提高,但肉身的契合程度却明显上涨了一大截。
当然。
并不是说他之前无法驾驭身体。
也不是说他之前的掌控程度不高。
而是说,契合度!
身为一名修炼者,最初始的一步一定是掌控自己的身体,如果连自己的身体都无法掌控,所谓的修炼,也只不过是身体拉着灵魂修炼罢了,就相当于一件武器,反过来驾驭了人,属于本末倒置。
万事万物,都是相对来讲。
衣服对于肉身来讲,叫做衣服。
但对于灵魂来讲,肉身才是衣服。
同理。
刀枪剑戟,只是肉身的武器。
而肉身,则是灵魂的武器。
所以,在修炼的过程中,永远是灵魂驾驭一切,失去灵魂的人,只会被做成一堆无意识的傀儡,就像天妖傀一样,至于灵魂和本我之间有什么区别,和意识之间又有什么关系,这就是更深层的秘密了,大部分修炼者在刚刚踏上修炼这条道路时,都没有资格接触到,但是,对他们来讲,这些秘密也都不重要就是了。
拿大千世界的修炼体系举例。
不到神魄境,根本没必要知道灵魂的重要性。
神魄境之后,再想研究,就要等到至尊境三小难中的神魄难了。
虽然说,提前研究也不是不可以。
一个人走什么路,是由他自己决定的。
但是,为了避免浪费精力和时间,也为了避免产生一些不必要的担忧、烦恼和焦躁等情绪,只能说不推荐。
这就好比让一个学生去学奥数。
可不可以?
当然可以。
在现实中能不能用上?
当然也能用上。
但这个用上的概率有多大?
万分之一不到。
日常生活中,谁能运用到奥数啊?
但重要的不是奥数。
而是那种奥数性的思维。
这种思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你避开钻牛角尖的概率,在其他人上头的时刻,确保你能更冷静的看待这个问题,甚至是从全局的角度出发破题。
所以,有用,但不完全有用。
毕竟,正常人通常不会遇到这种能把他们逼到钻牛角尖的问题,一般来讲,他们遇到的问题只分两种:能立刻解决的,以及永远都不能解决的。
被思维限制无疑是可悲的。
但更可悲的是被现实条件限制。
而拿小千世界的修行体系举例,可以一路追溯到斗王阶段,因为只有修炼者到了斗王阶段,才能和下一个阶段产生联系,也就是斗皇,而斗皇一境看重的就是精神力,所以在斗王阶段了解,不算过早。
因此,知识被垄断,甚至被用来当成一种货币,是在任何一个超凡世界里都司空见惯的事。
而他所感知到的契合度。
也是他新赋予这种变化的称呼。
由于他自己的身体和其他修炼者明显不同,当然,不止是身体,他里里外外和其他修炼者都不同,所以,很多修炼者的烦恼他不用遭受,同理,他的烦恼,也找不到什么参考答案。
就像他很久以前听到的一个冷笑话。
一个医生和一个患者说:“在我的手里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你想先听哪一个?”
作为患者,自然是先听坏消息,如果连最坏的都能抗住,好的就是锦上添花,如果先听好的再听坏的,落差太大,很容易让人崩溃:“先听坏的。”
“坏的是,你的病,相当罕见。”
“我们已经请来了某某某专家。”
“但治愈成功的可能微乎其微。”
这个消息已经够坏了。
好消息是什么?
显然,冷笑话的结局一般都不怎么好。
“好消息是,我们打算用你的名字为这个相当罕见的病命名。”
很显然。
独一份也算是相当罕见。
毕竟以前从来没出现过。
不罕见才叫有问题。
但更可怕的是这个独一份。
史无前例。
对于后来者而言,他们确实有了一份微不足道的参考资料,有个心理准备,多少有点安慰,但对于第一个人来讲,这个好消息比坏消息遭多了。
如果只是非常罕见。
可以说明,还有其他的倒霉蛋前辈和我一样。
最起码他们用生命为我排除了几个错误选项。
但是,如果是第一个的话……
别管来的专家是谁……
自己成为小白鼠是已经可以肯定的。
陆渊目前的情况就是这样。
所以,为了给自己如今愈发庞大的修炼体系更准确的划分,启用一些新词汇是必不可少的操作,而契合度,就是他刚刚琢磨出来的新词汇。
想要用来形容的关系很简单。
肉身和灵魂之间的紧密程度。
同样穿一件衣服,有些人穿的就松松垮垮,有些人穿的就严严实实,不考虑美感和客观因素,只从契合程度上评价,显然是越紧致越安全。
类似于兵器和身体之间的关系。
在战斗中,兵器脱手是致命的。
所以,先不说一个人的武艺如何,拿稳兵器是最基础的要求,而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而对于他来讲。
别看只是契合度大幅度增加。
肉身力量并没有提升多少。
但是,他能从冥冥中感觉到,他的身体已经被进一步激活了,虽然不知道完全激活是什么模样,但是,就目前来说,他在驱使躯体时,能明显感觉到如臂指使,一种轻松的感觉时刻徘徊在身体里。
当然。
并不是说以往就沉重了。
只是现在和以往相比,更轻松了。
毕竟,没有对比,就没有差距,没有体会过更轻松的感觉,也就不会意识到原本自己背负的究竟有多沉重,所以,他只是站在现在的角度,认为更轻松了,并不代表曾经的他也认知到自己的身体有多沉重。
不过,更准确的说。
用轻松和沉重来形容还是太片面了。
最合适的说法应该叫更丝滑了。
得心应手。
这就是他现在的感觉。
除此之外,他还能感觉到身体正在发生一种特殊的变化,只不过,这种特殊的变化进度非常缓慢,没有一个月,根本看不出来改变了什么。
但是,既然是良性的变化,不会坑自己也是肯定的。
所以,陆渊并不担心。
至于在肉身难之后的灵力难……
说实话。
带给他的提升堪称恐怖。
这种灵力上的蜕变是基于他本身的法力质量上的,换句话说,法力质量越高,这种蜕变带来的增幅就会越大,虽然这种增幅是有极限的,但同样的概率用不同的本金,结果也是不同的。
假设灵力难的提纯效率是一点五倍。
如果原本的法力质量是一。
提纯后,自然就变成了一点五。
但如果原本的法力质量是十。
提纯后,就会变成十五。
重点在于,灵力、法力以及种种诞生自身体里的超凡力量,都是和身体强度息息相关的。
更高的法力质量,带给肉身的增幅比例也会更高,而这种更高的增幅比例也会让肉身的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进而提升法力的总容量和总质量。
这也是为什么经常能听说至尊境三小难的修炼者和至尊境动手,甚至打赢,但却几乎没听说过通天境和至尊境三小难动手还能打赢的根本原因。
一关肉身难。
一关灵力难。
两者对于修炼者本身的增幅已经够恐怖了。
而当第二关灵力难完成,还能和第一关的肉身难产生联系,让增幅比例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如果在这种增幅下的至尊境三小难还打不过一名通天境,就说明这名至尊境三小难的修炼者绝对是放水了,放了不下一个太平洋的水。
当然。
前提是,双方底蕴差不多。
如果遇到陆渊、清衍静这种级别底蕴的天才,在两人都是通天境的基础上,一般的至尊都别想打过这两个人,而是要考虑坚持多长时间才会败下阵来,毕竟,功法和灵决上的差距已经大过了境界上的差距。
但是,如果让通天境的陆渊去对付至尊境的清衍静,或者是让通天境的清衍静去对付至尊境的陆渊,就算陆渊已经很强了,在不动用命运之眼的前提下,他的结局也会和清衍静一样,毫无疑问的败下阵来,因为双方的底蕴本就差不多。
所以,确切的说,任何境界都只是拉开差距的外在表现形式,在实战中,境界并不能决定一切,就算底蕴差不多,因为大意而翻车的至尊境也不少见。
综合上述所言。
“总量上,拓宽了近一倍。”
“质量上,凝实了也近一倍。”
陆渊坐在密室里。
看上去毫无气势。
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已经将自己体内蜕变后的法力完全掌握,但凡有一丝一毫泄露出来,都代表他此次突破的失败。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
总量拓宽一倍,质量凝实一倍。
听上去确实不错。
在感知上也极其可观。
但是,但凡是对修炼有点常识的修炼者都明白,一倍,只是修炼者在突破过程中最低层次的增幅,那些真正的天骄,随便一个突破,实力都是十几倍的往上增长,也只有如此,才能在境界比其他修炼者低的时候越级而战。
更何况,陆渊的增幅还是接近一倍。
换句话说,根本没到一倍。
这种突破带来的增幅,实在是配不上陆渊表现出来的战斗力。
但是,只有陆渊明白。
“到极限了!”
“到这片天地给至尊境三小难设立的极限了!”
陆渊可以清晰的感觉到。
他的上限远不至于此。
但是,就好像是前路断了。
任凭他如何努力,也休想跨过去。
毕竟,在前已断的前提下,重点不是如何跨过去,而是如何把路接上,修行这条路需要踏踏实实的走,任何一步踏错,任何一步取巧,在将来的关键时刻,都会成为致命的漏洞。
所以……
“是需要我续前路吗?”
陆渊若有所思的看着头顶的岩石。
目光似乎能穿透岩石,看到天空。
似乎能穿过天空,看到那层从物理层面上不可察觉的世界意识。
半晌,失笑着摇摇头。
不管是不是,他都没有选择。
难道他还能放弃这条路,稀里糊涂的继续进行神魄难不成?
闭上眼。
意识沉入体内。
落到那些如臂指使的灵力上。
思绪一动,开始分析起了本质:“灵力的本质,或者说,法力、内力和其他所有超凡能量的本质,无非是两者——体内的能量和体外的能量,根据质量上的不同,根据比例上的不同,进行的二次变化,形成的一种种属性不同的超凡力量,而从体内诞生的力量,本质上是炼精化气得到的,进一步加以分析,是从血肉中得到的,也可以看做是从肉身中得到的,和体外的能量走的是截然不同的两条路,而体外的能量,一方面决定超凡能量的品质,但另一方面也和整体的环境有关……”
想着想着。
陆渊忽然意识到一件重要的事。
如果现实真的是他的这套逻辑。
天地元气也不应该是无限的啊!
修行界这么多人同时吸纳,天地元气为什么不见稀薄?
就算修炼者死后,灵力会反馈天地。
就算世界意识有一套自我的内循环。
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永动机,任何存在都注定了是消耗品,这条科学性的思维是始终不变的!
所以,天地元气在周而复始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磨损!
就算不磨损。
在所有方面都退一步,稳妥计算。
修炼者的总数维持在一定数量内,还可以坚持,但是,如果修炼者的总人数一高该怎么办?
入不敷出?
显然是不能的。
因此,当所有基础理论没错,结果却说不通的时候,出现问题的一定就是中间的过程!
而从天地上。
人类最能联想到的是什么?
是老天爷?
显然不对。
可以联想,但逻辑上说不通。
是地府轮回?
显然也不对。
地府掌管的是灵魂,和天地元气有关但不绝对有关,而且,准确的说,地府也需要天地元气的供给,根本无法介入到天地元气的循环之中。
所以……
是盘古!
是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分别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理,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的盘古大神!
是一个完美内循环的存在!
“我想,我应该知道我该怎么做了。”
“内外结合,确实是一条正道。”
“但是,真正的强者,从来都是伟力归于自身。”
“万一某一天,天地元气突然没了,该怎么办?”
“难道强者也会变成弱者一样?”
“显然不可能。”
“真正的强者早就把一切都料到了。”
“而我……”
陆渊再次闭上眼,法力鼓荡,随着气势的全部荡开,在妖圣谷的正上方,已然引动了十方雷霆:“现在要做的,也是最正确的前路,永远不是什么内外结合,而是开辟出属于我的内天地,一个外界如何改变,我都可以内外合一,万劫不灭,甚至是在突破更高的境界后,跳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的可自我循环的内天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