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5章 先例(1 / 1)

“臣妾参见皇上。”

“皇后来了!”

萧刹正蹙着眉头,在阅览一个参奏一地方官贪腐的折子。

见赵清婉突然过来宣室殿找他,蹙起的眉头顿时一下松开了,随即放下折子。

马上起身走到她面前,亲昵地执起她的双手。

见萧刹对自己如此亲热,赵清婉心里顿时涌起一抹暖意,他们这次可是有三日刻意未见了呢。

看来,他跟她一样,这三日,心里都惦记着她。

“臣妾刚从鸳鸾殿过来,想同皇上您商量件事。”

“哦?皇后有什么事想同朕商量?”

“皇上,慧贵人托人私带绣品出宫贩卖,被兰妃的人抓了个正着。兰妃以慧贵人违反宫规为名,要对她杖责二十大板。”

“臣妾刚去鸳鸾殿阻止了她,不过,慧贵人还是挨了十来板子,伤势有些严重。”

“什么?这个兰妃,朕看她分明是公报私仇!”

“皇上,臣妾想过来跟您商量的倒并不是她二人的事。她二人,臣妾都能安抚好,皇上您不必为此等纷扰操心。”

“臣妾这次想过来跟您商量的,是一件,想开先例的事!”

“哦?想开先例的事?皇后此话倒是勾起了朕的兴致,皇后请说,朕洗耳恭听。”

见赵清婉神色从容,似是处理好了兰妃和慧贵人的事,萧刹便也不再多追问这事。

转而一脸兴趣盎然地等着她继续讲下去。

赵清婉见他像个想听她讲故事的孩子似的,眸光充满期待。

不由温柔地笑了笑。

接着说道:“皇上,慧贵人托人私带绣品出宫贩卖,是想帮衬娘家,情有可原。”

“而兰妃抓慧贵人的把柄,臣妾觉得,她可能是待在深宫,长日无聊,便盯上了一些她不喜欢的嫔妃。”

“所以,臣妾有个想法,既能光明正大地助慧贵人解困,也能让像兰妃这样长日无聊的嫔妃有点别的事可干。”

“还有,也能顺便帮您充盈下国库。”

“顺便帮朕充盈下国库?皇后,到底是什么想法,你快说来听听!”

一听说跟充盈国库也有关,萧刹的兴致顿时更浓了。

忙催促赵清婉道。

“皇上,后宫嫔妃托人私带绣品出宫贩卖,慧贵人并非个例。”

“不瞒皇上,淳太妃这些年在冷宫之所以能活着,也是因为她刺绣功夫了得。偷偷用绣品买通了送膳的嬷嬷,才有了一条活路。”

“臣妾和云袖刚进冷宫时,也是亏得她有这门好手艺,还有和送膳的嬷嬷有这层关系,才得以有可入口的食物果腹,否则……”

“皇后,对不起!那段日子,让你在那里受苦了,朕有时回想起,心里真的很内疚!”

“皇上,都过去的事了,臣妾已经不放在心上了,您也别放在心上,好吗?”

“好……”

萧刹嘴里说着“好”,却顿时无比内疚而心疼地将赵清婉抱入了怀里。

她不放在心上,可他岂能不放在心上?

他当时的确是气她,恼她。

可从没想让她在冷宫里连吃的都成问题,承受着这样的生活之苦。

想想,他就觉得那时的自己有些该死!

不过更该死的,是胆敢在赵清婉食物里动手脚的人!

还有当时帮他掌管着六宫,却故意对此事置之不理,冷眼旁观之人!

此二人,皆非善辈。

萧刹对此事一直心如明镜。

只是他登基为帝的年限尚短,自己的亲信势力尚未培植得根深叶茂,而前朝后宫牵一发而动全身。

他暂时还不能对她们太严苛,让她们付出应有的代价而已。

待他树大根深,势力雄厚之日。

想害赵清婉性命,趁她被打入冷宫而暗中磋磨她的那些阴险小人,他必一个个揪出来。

让她们知道后悔二字怎么写!

见萧刹抱着自己这么久不放。

赵清婉轻轻推开他道:“皇上,好了,臣妾真的没事,您也不要再介怀了,咱们谈正事,好不好?”

“好。”

萧刹边说着,边亲了赵清婉的唇一下。

赵清婉的脸颊顿时闪过一抹嫣红。

小穆子立在不远处,赶忙识趣地将头勾得再低了些。

“皇上,臣妾是要跟您谈正事呢!”

“谁规定皇后跟朕谈正事,朕就不能亲自己的皇后了?”

“皇后,你害羞了……你知不知道,你害羞的样子,能让朕忘记一切政事上的烦恼。”

“是吗?臣妾害羞的样子,竟还有如此大的功效?”

“当然,简直堪比世间妙药。不,比世间妙药还有效。”

“皇上净打趣臣妾,论世间妙药,还属莲莲厉害。”

“她只能医人的身体,而皇后你,能医人的心。朕的心,便全靠皇后来医了!”

“皇上的心又无生病,哪需臣妾来医?”

“你怎知朕的心未生病?朕的心,这几日生了相思病,只有皇后你能解……”

赵清婉还没来得及开口谈正事。

便被萧刹缠着吻到天旋地转后,才将她缓缓松开。

小穆子立在殿内,默默听着他们二人暧昧的呼吸声,脸红得像猴屁股似的。

不过,他心里却是为主子开心得很。

主子已经憋了三日未去凤仪殿,皇后好不容易主动过来找他,他自然是逮着皇后一解相思之情了。

“皇上,现在,臣妾可以跟您谈正事了吗?”

“嗯,朕再不让你说,你怕是该跟朕急了吧?”

萧刹抬起手,宠溺地刮了一下赵清婉挺翘细腻的鼻子。

赵清婉忍着内心被他刚刚激起来的几分荡漾。

面带羞涩地娇嗔道:“皇上您才知道!”

“臣妾要跟您谈的这正事,并非是一时起意。而是在冷宫时,便曾在脑海里涌现过这样的一念。”

“就是不知道皇上听了,会不会觉得臣妾这一念,过于不合常规,会不同意实行。”

“皇后都没说,怎知朕会不同意?皇后你尽管说便是了,朕先听听!”

“诺,那臣妾便说了。”

“皇上,后宫嫔妃,平日大多皆是长日无聊,所以难免会生些是非出来。”

“如今,后宫缩减开支,主张节俭,像慧贵人这样家世不好的,难免手头会紧张些,所以才闹出今日这等风波。”

“臣妾瞧着,其实她们皆各有所长,有的擅刺绣,有的擅写字画。”

“而且,据臣妾所知,她们这些所长,还皆都非常出色,远胜于市面上的一些行家。”

“所以臣妾想着,是不是可以每月在皇宫后门外面开一个集市,到时抽专人来管理,让她们都有机会把自己做的东西放在集市上公开售卖?”

“这样既能正当赚取银两,也能与民同乐。”

“到时售卖所得,七分归她们个人,三分当管理税上交到皇上您的国库。”

“虽然这些可能只是小钱,但聚沙成塔,一年一年下来,臣妾想,也必是一笔不菲的利润。不知皇上您觉得如何?”

赵清婉出身商贾之家,自小耳染目濡父母谈及经商之道。

对经商,她其实挺热爱,只是嫁到皇宫,没有机会参与而已。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