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微书院>女生耽美>天下无双之公主万岁> 192.贺兰夏侯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92.贺兰夏侯(1 / 1)

两个姑娘面色剧变。

练武场在舍馆的不远处,面积比马场还大,真绕着练武场跑五圈,且不说她们身体能否扛得住,就这面子绝对保不住, 沦为他人的谈资笑柄。

两个姑娘想求饶,宽恕一二。然而戚和仪心意已定,博望书院正需要立威,无规矩不成方圆 ,长此以往成何体统?

于是, 两个姑娘华丽丽地被书院的人带去练武场,检验一番跑五圈的含金量了。

等跑完五圈后,两个姑娘累成散架,话都说不利索了,难为两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小姑娘,要她们长时间奔跑,属实是累得够呛。戚和仪也不为难,派了书院请来驻留的几个大夫过去瞧瞧究竟,以免发生意外。

经此一事,那些性子有些骄纵,自视甚高的一些姑娘们纷纷收敛了些,连同那些商人平民家的孩子也好过了许多,书院风气为之一正。

其实最初吵架的两个姑娘也并不是有什么学习上的分歧,那只是伯府姑娘在被冲撞后 ,心里不悦,又瞧不起对方的商人出身,语出讥讽,这才激怒了商人姑娘,不管不顾地和伯府姑娘发生争执。

这个问题周佑宸一早就有想到,平常和戚和仪交谈时,也再三言明按照规矩办事,不偏不倚,书院确立规则严禁校园暴力,来书院念书的不管何等身份,在这里一律平等,绝对不许拉帮结派, 欺负学生,忤逆师长。

原先戚和仪想着这个问题得过阵子才会发生,未料到招生入学第一天就有了,一时间心情微妙。

戚采薇在旁瞧出戚和仪的出神,出声道,“姑母怎么了?”

“采薇,你要好好念书,不要掺和进那些不三不四的事情里。”戚和仪抱着戚采薇的脑袋 ,沉沉一叹。

书院里派系分明,贵族小姐瞧不起商人姑娘,商人姑娘又不爱和平民女子来往, 这种崇富恶贫的风气必须扼杀在摇篮里,不可生根发芽,书院容不得一丝半点的瑕疵。戚和仪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被书院的一些人带歪了,满心思只有歪门邪道。

“姑母,我要好好读书 ,将来孝敬姑母。”戚采薇眨眨眼,恳切说道。

她不傻,沈家人一直想给姑母过继嗣子 只因她是女孩他们便百般算计刁难。

戚采薇握紧拳头,她发誓,一定会让沈家人知道,女孩也能孝敬父母,传承家业。

戚和仪柔柔一笑,抱着戚采薇不再言语。

书院招生的名录由戚和仪和雪岩先生等人共同商议,很快拟出 ,交给周佑宸过目。

彼时周佑宸正在宁安殿里和周佑楷讨论推广番薯一事。

周佑楷以为此乃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必须由朝廷出面推广,只是具体流程仍需商讨,最起码周佑宸这些时日与周佑楷为了粮食问题,宫里庄子来回跑。

因暂时有事,周佑宸没有返回长公主府,倒是待在珍宁宫。

从春燕夏雪的手里接过名录一瞧,周佑宸目光定焦在一行字上,“贺兰汐儿?是贺兰家的孙女?”

“正是。”春燕侃侃而谈,“贺兰小姐是贺兰家的长孙女,听说惠而多辩,甚得家主的喜爱,这一次贺兰家专门将她送到书院,也是为了谋一条生路。”

贺兰家地位特殊,这并不是说贺兰家功勋硕赫,权势滔天,而是贺兰家自打大雍开朝以来,便世世代代避居山野,却是大雍久负盛名的锻造家族。

贺兰家自前朝起就有着铸剑第一的美誉,贺兰家打造的剑价值千金,自上一任贺兰家主为晏修打造了一把名为赤炎的宝剑后,目前来说已再无人有机会得到过贺兰家锻造宝剑的机会。

周佑宸对贺兰家做出的决定微感讶异,也不算意外,贺兰家枝繁叶茂,但有才干的寥寥无几。贺兰家处境艰辛,若不想被外敌吞并,唯有寻机壮大了。

“贺兰汐儿的表妹是夏侯如月?”

周佑宸再度看着名录 ,眼神锐利。

贺兰夏侯两家世代交好,夏侯家擅长制造机关,手艺第一, 与贺兰家的锻造名气相比 ,夏侯家更低调,毕竟怀璧其罪。

夏侯如月与贺兰汐儿是亲表姐妹,两人的母亲一母同胞,感情深厚,外加内部联姻,亲上加亲 ,夏侯家娶了贺兰家的姑娘为夫人,夏侯家的小姐再嫁进贺兰家,到底是断不开的亲戚。

贺兰汐儿关系最近的姊妹是夏侯如月,夏侯如月娴雅贞静,与贺兰汐儿的活泼爽朗大相径庭。

这对姊妹来书院求学,想必是家中长辈的要求了。

“这个夏侯小姐待人平和,做事周到,听戚夫人的话说,夏侯小姐到了经纶院后没多久,很多学生就把夏侯小姐当成朋友了。”春燕客观评价道。

这样的人到了现代,那就是不折不扣的社交达人,人缘最好。

不过周佑宸也注意到了春燕的用词,不免多问道,“与贺兰汐儿之间如何?”

“照旧,不过贺兰小姐不在经纶院,在工业铸造院,平常往来的也是铸造院的学子。”因周佑宸分设多个学系,光是学习的内容就比大雍其他的书院丰富,因而大家称呼辨别身份时,也以书院分发下来的号令牌为主。

这也是周佑宸的主意,学生是否穿校服一回事,不过这身份证,她是一定要办的,如若不然每个月的查勤报到岂不是徒有其名 ,蒙混过关?

号令牌是以木制的小牌子刻字记数字,以珠穗子打结,绘以博望书院的标记,上面写着姓名籍贯和所在的书院,就连父母长辈也有登记,为的是核验身份,以免混入不法分子,后患无穷。

自然,每个学子的样貌也会有专人绘画,一并登记名录,这也算是双管齐下吧,周佑宸就怕学子出事她全然不知。

不得不说,这套新鲜新奇的管理方法不止丽华感叹,戚和仪雪岩先生这些夫子同样佩服之至,都称赞长公主心思缜密,面面俱到。

周佑宸听着有些汗颜,她就是吃了在现代生活的便利,这才有那么多法子,可不意味着她比任何人聪明,她从未小瞧过古人的智慧。

言归正传,贺兰汐儿在锻造院当学生,自然而然就与经纶院的学生分离了,特别是现在,学生之间存在攀比现象,学文章的自认比学跳舞的高贵,学跳舞的又看不上学铁的低贱。

这种现象周佑宸一定要遏制住,绝不让博望书院的学生们因此受到欺凌,饱受歧视。

周佑宸深吸一口气, 饭要一口一口吃,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长公主,您是准备抽空去书院吗?”到底是绮华心细,瞅见周佑宸表情不对,就联想到了问题的关键。

周佑宸颔首,“必须要去,等把推广番薯的事情忙完了再去。”

番薯是填饱肚子的粮食作物 ,就是从外邦引进 ,需进行实验改良 ,目前来说周佑宸与工部官员合作,成绩不错。周佑楷周佑宸也试过番薯的味道 ,不仅管饱,味道也行,关键是无毒无害。

这么一来,如何推广番薯成为了朝臣和皇帝陛下最为关心的话题。

依着内阁大臣的想法,那就是先请农业大家到民间进行说明,与官府出面合作,这样一来也方便教授百姓种植番薯。

一件外来事物要想迅速获得认可并推广,最快的法子莫过于是官方带头鼓励了。

但周佑宸认为,最好是编写几首诗或曲儿, 请人到民间一唱,方便老百姓理解 ,再者才是农业大家出面,和官府合作推广番薯。

周佑楷一想就明白过来了,采纳了周佑宸的意见,由农业大家编写着朗朗上口的歌谣去传唱,打好基础,紧接着才是农业大家官府共同拿种子到地里说明传教。

如此,番薯的推广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周佑宸也是忙着各地的督办传授番薯种子情况,暂时分身无术。

春燕夏雪绮华丽华对视一眼,直接应是。

翌日,在周佑宸去宁安殿议事时,周佑楷无意间提到了博望书院,“安安,你的书院听说办得不错, 很多姑娘到了你的书院,都说是受用颇多。”

博望书院不止教授琴棋书画,也有四书五经、算学理工,说起来也是大雍境内唯一一家综合性的书院了。

“现在不敢打包票说多好,等以后吧。”周佑宸淡然一笑,博望书院的学生今后一鸣惊人的地方多了去了。

“你大嫂家的几个孩子之前也有去报名,好像被安安拒之门外了吧。”聊到博望书院了 ,周佑楷也把心底的疑惑问出来。

博望书院录取的学生未必人人识文断字 ,民间姑娘普遍是不识字的,高门大户的女子到底也是作诗弹琴,样样精通,来博望书院也只是讨好长公主而已。

而当日来报名的,并不是所有人都被录取了,承恩侯府的姑娘 ,一个都没有被选上,柯家的姑娘哭得眼泪汪汪,以至于承恩侯托人进宫问了问柯淑琴,想打听长公主的口风。

对此 ,周佑宸撇了撇嘴,“来我书院念书,却对夫子不敬,这样的人我怎敢录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