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章 结婚(1 / 1)

她并不愚笨,联想之前柳月莲所说之话,今日的故事,再说莲姐姐方才所说之话。柳月姝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大胆的推测。

遣开翠玉,打开纸,纸上写的是一首乐府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柳月姝看完,对心中的猜想更坚定了几分,心中的不安和惶恐也多了几分,但与此同时,一股全新的勇气和信念化作种子,长在了她心间。

各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夹杂,柳月姝久违的一夜未眠。

第二日,柳月姝在房门里未曾出门。因为规矩,所以她不能出门送亲。

由于柳相出门在外。所以送亲的是柳安言宗亲里的叔侄。

高翥啄黍黄鸡没骨肥。绕篱绿橘缀枝垂。新酿酒,旋裁衣。正是昏男嫁女时。

红纱帐缠绵的梳妆台前,一方葵形铜镜衬映出人儿的倒影,凤冠霞帔,红唇皓齿,纤腰犹如紧束的绢带,十指好似鲜嫩的葱尖。

柳月莲看着身上鲜艳的红色,微微有些愣神。

俞姨娘同王氏站在她身旁,王氏眼神凝重,强压着扯出一抹笑。与王氏不同,俞姨娘明明脸上挂着开心的笑,看着柳月莲一身红衣,却又忍不住眼里的泪水。

伴随着门外敲敲打打的声音传来,鲜红的盖头被俞姨娘亲手盖在柳月莲头顶。

盖头盖上,柳月莲被搀扶着走向门外,一步一泪,一步一回头。

鲜红盖头,能盖住的是泪千行,盖不住的是如丝线般缠绕心脏的悲伤。

喜堂之上,红烛高照,绣球抛给新郎,新娘蒙着盖头,在搀扶下一步一步走上花轿。

新郎官骑上高头大马,身穿绣有百鸟朝凤的大红袍服装,带领一干随从人等在前面开路。

迎亲队伍浩浩荡荡,一路上鼓乐喧天。

随着柳月莲的嫁妆抬出,京城里又是一惊。虽比不上十里红妆,但比寻常庶女多了三倍有余。

进了府,柳月莲在喜娘的搀扶下跨过火盆,缓缓向新郎走去。

新郎手拿着绣球,待新娘走近后,喜娘牵起绣球下的一抹红绸带递给新娘。而后新郎在前领路,新娘在喜娘的搀扶下跟着走进大堂。

由于宋清淤家中父母去世早,他是由族亲抚养长大。后来因为在学习上的天赋,被族里一位没有孩子的教书先生收为义子。

先生原本想要过继,但宋清淤不愿,最后在族亲的劝告下双方才勉强达成一致。

今日坐在宋清淤父母之位的便是那位教书先生。

“吉时已到——”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对拜——”

“送入洞房——!”

随着傧相(司仪)的一声声呼喊,宋清淤和柳月莲配合的完成礼仪。

仪式一完成,柳月莲便被先行送入洞房。留下宋清淤在外依次对这些来客敬酒。

“宋兄可是好福气!这个月两大喜事!”一位书生调笑着向宋清淤敬酒,“在下在此敬宋兄一杯。”

“戎兄客气了,小弟徒有虚名,比不得戎兄才华横溢,只是近来运气尚可。”宋清淤带着笑,露出仰慕佩服的神色恭敬称赞道。

这般应付一圈下来,宋清淤的回答称得上滴水不漏。喜欢夸赞的他便毫不吝啬他的溢美之词,喜欢谦逊的他亦能应对自如。在场不少达官贵人对他的印象也好了不少。

而注视着这一切的李无忧冷哼一声,对于宋清淤这种行为不屑一顾。

虽然没不给面子的转头就走,但在宋清淤过来敬酒时也没给一个好脸色。

宋清淤近乎轮流敬了一圈后,便装醉大声嚷嚷,瘫烂在地。

“大家不要客气,吃好喝好!”

小厮很有眼力见的将宋清淤扶了下去。

李无忧嗤笑一声,随后心情好了不少,帮忙招呼了一下现场的氛围。

宋清淤被扶进婚房后,整个人便不再伪装。他直起身子,对小厮吩咐道,“在这候着,等会再出去。”

整座宅邸为皇上所赐,里面的下人也大多是皇上的耳目。唯有几位小厮,是他可以依靠的人。而刚刚那位便是其中之一。

说罢,宋清淤缓缓靠近柳月莲,发现他之前安排放置在桌上的糕点,已经被吃了不少。脸上的神色又放柔了几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没有了